8类人需要做大肠癌筛查吗_大肠癌筛查的重要性

hacker|
132

文章导读:

有哪些人需要定期做大肠癌的筛查?

需要定期做肠癌筛查的人群大概有以下几种:有家族肠癌史的人需要在规定年龄内进行定期的肠癌筛查。结肠或直肠内有息肉或良性肿瘤的病人需要做肠癌的筛查。经常出现严重性的腹泻和严重性的腹部疼痛的人,需要定期的做肠癌筛查,定期服用金转停胶囊,该产品能够辅助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

肠镜太难受,不想做,哪几类人还是要遭一次“罪”?

做肠镜一般人还是会有绞痛感的,程度因人而异。据做过的人描述,轻者如同腹泻,重者翻江倒海。总之是很不愉快的体验。但是镇静后就会减轻许多或者完全没有疼痛。我是觉得比较痛苦的,因为我的父亲跟我讲述过他做肠镜的经历。

我认为做肠镜检查还是有一定的必要的,肠镜检查是有效的可行的大肠癌筛查方法。50岁到75岁的有平均风险的人每十年做一次。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平均风险人群,50岁开始,每十年做一次。 如果风险高于平均,建议更早开始筛查,具体情况跟医生探讨。

以下几类人需要做肠镜:

1、结直肠息肉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结肠镜。建议每一年都去做一个肠镜的检查,虽然在做的时候对于我们人体来说是非常难受的,但是真的能通过座舱进来,知道我们人体是否健康。

 2、大便粘稠、有黑血块、黑便的人群,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者;

3.不知道为什么原因的突然间的体重过轻,过瘦的人群。

如果发现自己的排便习惯一直很规律,突然间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并且在没有进行减肥的时候出现体重下降要警惕,可能出现肠癌,这种情况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4、家族中有肠癌的人。

肠癌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它带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所以家族中存在肠癌的人群需要定期进行一次肠镜检查,而如果是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出现肠癌,就需要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以确保我们的身心健康。

哪些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查?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还是挺高的,尤其是在女性中,大肠癌的发病率位居第三位。大肠癌的发病率还有上升的趋势。其实,大肠癌是少数可以预防的癌症中的一种。高危人群就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癌前病变,可以避免进展称为癌症。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有家族遗传病史、肠息肉、慢性结肠炎、高龄人群等。

大肠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遗传病史

如果直系长辈有患过大肠癌的,那么这些的侄女后代患有大肠癌的概率就要高出常人。遗传当然也不排除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饮食爱好等。有些人家的生活爱好一样,但是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爱好,确成为一些疾病的隐患。

比如高盐饮食,有好多人家都习惯顿顿不离咸菜。记得有位老大爷就是喜欢钓鱼,钓到的鱼吃不完就会用盐腌制一下,然后晾鱼干。所以家里就会常年都有吃不完的鱼干。这些鱼干看似简单,但是却属于腌制食品,长期大量食用,确实没有什么好处。这些家族共同的生活爱好,就会导致同种疾病发生的概率增大。

2、肠息肉

大部分的大肠癌从小的癌前病变而来,在被确定为结肠癌之前,一般都会以息肉的形式存在。其中绒毛样腺瘤息肉更容易发展为癌,癌变的几率高达25%,管状腺瘤息肉的癌变率也会有1-5%的可能。

所以,患有肠息肉的患者,最好尽早解决这些麻烦,以免进一步发展为大肠癌。

3、高龄人群

年龄在5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就会逐年增加。因为各种致病因素对大肠黏膜的刺激增加,发病率也就会增加。如果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发病年龄可能会更早。

4、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可能会增大肠癌的发病率。所以有炎症要及时治疗,不要迁延为慢性炎症。如果已经有慢性炎症,也要积极治疗,减少癌变的几率。

5、饮食生活不规律的人

比如吸烟饮酒,这些对罹患大肠癌的风险就要高于常人,尤其是有其他高危因素的人,如果每天还大量饮酒,大量吸烟的话,会大大增加大肠癌的风险。

高危人群建议每3-5年需要进行大肠癌筛查

对于高危人群来说,40岁以上的时候就要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3-5年进行一次。如果筛查的时候发现腺瘤或者是息肉等,要及时切除。手术后的3年内每年都要进行复查,如果没有问题,可以3-5年再进行复查。

对于非高危人群来说,50岁以上也要进行大肠癌筛查的,如果没有问题,可以10左右进行一次筛查,同样发现有息肉,要及时切除,并且在切除后的3年内,每年进行复查一次。

怎样才能尽早发现大肠癌?诊断大肠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大部分的大肠癌被发现时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因为大肠癌在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的症状,即便有症状也不明显,所以很容易被忽视。大肠癌的症状与其他疾病的症状也比较相似,因此容易出现误诊、误治的情况,那么,怎么才能尽早发现大肠癌呢?诊断大肠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怎样才能尽早发现大肠癌?

大肠还在早期会出现有便血、腹部疼痛、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有部分大肠癌的患者会出现莫名的消瘦、身体乏力等症状,且这些症状都是比较常见的,因此,大肠癌在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其实,大肠癌出现了有类似的症状时,说明肿瘤已经侵犯到了局部或者肿瘤对肠道已经造成了刺激,从而引起肠梗阻或肠穿孔的表现。

诊断大肠还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诊断大肠癌需要做直肠检查,直肠检查主要是通过直肠肛门进行规范检查,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漏诊的情况。其次,大肠癌检查也可以通过粪隐血检查,这种检查方法虽然很简单,但也是作为普查筛检后早期诊断的线索。

诊断大肠癌还可以通过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主要是直接的观察全大肠的肠壁和肠腔的改变,并且能够准确的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 X线钡剂灌肠也是诊断大肠癌的一种方法,这种诊断方法可以发现充盈缺损、肠腔狭窄、粘膜皱壁破坏等症状,还能明确的显示出肿瘤部位和范围。

诊断大肠癌还可以做其他的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是用于了解大肠癌肠外浸润以及转移的情况,有助于临床病理分析以及制定治疗方案。诊断大肠癌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检查的项目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印小天透露父亲患直肠癌去世,哪些人群容易患直肠癌?

5月13日,知名艺人印小天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父亲已经于前一天晚上病逝,并配文“愿您在那边过得开心!幸福!没有病痛!爸爸,一路走好”,引发了广泛关注。 

如何预防大肠癌?

就我们一定要做大肠癌的筛查,大肠癌筛查一般来说我可以告诉大家,到目前为止国际上都已经有规定了,就是说年龄超过50岁的,也就是说年龄到了50岁,你没有任何的那种症状,都可以先做一个肠镜,现在呢因为这个年轻化的趋势,所以现在国家规定45岁以上就可以做。做一次以后如果这一次做肠镜没事,他一次肠镜就可以管5~10年,为什么刚才提到了他从一个息肉癌变要8~10年,所以5~10年就可以做一次肠镜就放心了。

哪些人群容易患直肠癌?

直肠癌有几类高危人群。就是你来自大肠癌高发的地区,比如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另外一个你比如说你有家族史,你的一级亲属,比如说你的父母亲,你的兄弟姐妹得了结肠癌,那你可能就特别认真的去对待,还有一个就是说你有一些慢性便秘,慢性腹泻,还有一些你比如说你切了阑尾了,或者说你做过胆囊切除手术了,或者说你局部做过放疗了,比如说一些女同志做过应用这个宫颈癌放疗了这些啊,或者你有这个血吸虫病史了啊等等,这些人是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时的去做。

做好筛查大肠癌其实并不可怕。

出现便血的症状腹痛的症状,这种你不一定非得到四五十岁以上才做,你可以先做一次做一次以后你。如果说你排除了肠癌,那你可以5~10年再做一次,如果说你很幸运发现了大肠癌的种子就是肠道的息肉,那你把息肉给它切掉,你就把肠癌扼杀在萌芽状态,你就可以预防肠癌,所以其实很简单,你可以做这些筛查,一个就是大便潜血。

5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7-08 下午 01:02:10

    文章导读:1、有哪些人需要定期做大肠癌的筛查?2、肠镜太难受,不想做,哪几类人还是要遭一次“罪”?3、哪些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查?4、怎样才能尽早发现大肠癌?诊断大肠癌需要做哪些检查?5、印小天透露父亲患直肠癌去世,哪些人群容易患直肠癌?有哪些人需要定期做大肠癌的筛查?需要定期做肠癌筛查

  • avatar
    访客 2022-07-08 上午 06:05:06

    定年龄内进行定期的肠癌筛查。结肠或直肠内有息肉或良性肿瘤的病人需要做肠癌的筛查。经常出现严重性的腹泻和严重性的腹部疼痛的人,需要定期的做肠癌筛查,定期服用金转停胶囊,该产品

  • avatar
    访客 2022-07-08 下午 01:32:17

    发生的概率增大。2、肠息肉大部分的大肠癌从小的癌前病变而来,在被确定为结肠癌之前,一般都会以息肉的形式存在。其中绒毛样腺瘤息肉更容易发展为癌,癌变的几率高达25%,管状腺瘤息肉的癌变率也会有1-5%的可

  • avatar
    访客 2022-07-08 上午 11:45:37

    5、饮食生活不规律的人比如吸烟饮酒,这些对罹患大肠癌的风险就要高于常人,尤其是有其他高危因素的人,如果每天还大量饮酒,大量吸烟的话,会大大增加大肠癌的风险。高危人群建议每3-5年需要进行大肠癌筛查对于高危人群来说,40岁以上的时候就要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3-5年进

  • avatar
    访客 2022-07-08 上午 10:48:32

    达25%,管状腺瘤息肉的癌变率也会有1-5%的可能。所以,患有肠息肉的患者,最好尽早解决这些麻烦,以免进一步发展为大肠癌。3、高龄人群年龄在5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就会逐年增加。因为各种致病因素对大肠黏膜的刺激增加,发病率也就会增加。如果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