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市场定位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区域定位
区域定位是指企业在进行营销策略时,应当为产品确立要进入的市场区域,即确定该产品是进入国际市场、全国市场,还是在某市场、某地等。只有找准了自己的市场,才会使企业的营销计划获取成功。
2、阶层定位
每个社会都包含有许多社会阶层,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消费特点和消费需求,企业的产品究竟面向什么阶层,是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应考虑的问题。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社会上的人进行不同的阶层划分,如按知识分,就有高知阶层、中知阶层和低知阶层。进行阶层定位,就是要牢牢把握住某一阶层的需求特点,从营销的各个层面上满足他们的需求。
3、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是指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要考虑将产品或劳务销售给什么职业的人。将饲料销售给农民及养殖户,将文具销售给学生,这是非常明显的,而真正能产生营销效益的往往是那些不明显的、不易被察觉的定位。
在进行市场定位时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竞争者的视觉盲点,这样可以在定位领域内获得巨大的收获。
4、个性定位
个性定位是考虑把企业的产品如何销售给那些具有特殊个性的人。这时,选择一部分具有相同个性的人作为自己的定位目标,针对他们的爱好实施营销策略,可以取得最佳的营销效果。
5、年龄定位
在制定营销策略时,企业还要考虑销售对象的年龄问题。不同年龄段的人,有自己不同的需求特点,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满足不同消费者要求,才能够赢得消费者。如对于婴儿用品,营销策略应针对母亲而制定,因为婴儿用品多是由母亲来实施购买的。
原则
1、根据具体的产品特点定位
构成产品内在特色的许多因素都可以作为市场定位所依据的原则。比如所含成份、材料、质量、价格等。
2、根据特定的使用场合及用途定位
为老产品找到一种新用途,是为该产品创造新的市场定位的好方法。
3、根据顾客得到的利益定位
产品提供给顾客的利益是顾客最能切实体验到的,也可以用作定位的依据。
4、根据使用者类型定位
企业常常试图将其产品指向某一类特定的使用者,以便根据这些顾客的看法塑造恰当的形象。
世界十三个区域定位分别是什么?
名称 亚细亚洲,简称亚洲。
位置:位东半球的东北部,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靠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相连,合称亚欧大陆,总面积5 071万平方千米,亚洲大陆约占4/5。
范围: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0′,北纬60°05′),南至皮艾角(东经103°30′,北纬1°17′),西至巴巴角(东经26°03′,北纬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18′,北纬77°43′)。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有一系列与大洋洲接近的群岛环绕大陆,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地理区域:亚洲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东亚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家。南亚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西亚也叫西南亚,包括阿富汗、伊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中亚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北亚指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
名称 阿非利加洲,简称非洲。
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范围 :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24′、北纬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02′、南纬34°51′),西至佛得角(西经17°33′、北纬14°45′),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东经9°50′、北纬37°21′)。
面积:约3 02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地理区域:非洲目前有56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将非洲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东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舌尔。西非通常包括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加那利群岛。中非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南非通常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圣赫勒拿等。
名称 欧罗巴洲,简称欧洲。
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洲的西面。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亚洲分界,西北隔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对。
范围: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东经66°10′,北纬67°46′),南至马罗基角(西经5°36′,北纬36°00′),西至罗卡角(西经9°31′,北纬38°47′),北至诺尔辰角(东经27°42′,北纬71°08′)。
面积:1016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地理区域:欧洲有44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南欧指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包括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尔。西欧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大西洋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中欧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北欧指欧洲北部的日德兰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包括冰岛、法罗群岛(丹)、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在地理上指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西部。 【居民】 人口 7.2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5%,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人口分布相对均匀。绝大多数国家人口密度为50人/平方千米,仅北欧地区相对稀疏。
民族: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在各大洲中,种族构成相对比较单一。全洲大约有70个民族,绝大多数民族的人口均达到一定数量,小民族和小部落较为少见。多数国家的民族构成也较单一。民族构成较复杂的国家有俄罗斯、瑞士等。
语言:欧洲各国语种很多,主要语言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
宗教: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名称 北亚美利加洲,简称北美洲。
位置:位于西半球北部。东滨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
范围:大陆东至圣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南至马里亚托角(西经81°05′,北纬7°12′),西至威尔士王子角(西经168°05′,北纬65°37′),北至布西亚半岛的穆奇森角(西经94°26′,北纬71°59′)。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外,还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岛。
面积:2422.8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地理区域 分为东部地区(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地区)、中部地区(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西部地区(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脉是本区骨架)、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九个地区。
名称:南亚美利加洲,简称南美洲。
位置: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滨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同北美洲相分。
范围:大陆东至布朗库角(西经34°46′,南纬7°09′),南至弗罗厄德角(西经71°18′,南纬53°54′),西至帕里尼亚斯角(西经81°20′,南纬4°41′),北至加伊纳斯角(西经71°40′,北纬12°28′)。
面积:约1 797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 地理区域:从地理区域上划分为:南美北部诸国,包括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安第斯山地中段诸国,包括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南美南部诸国,包括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南美东部国家巴西,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一半。 名称 南极洲。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
位置: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
面积:总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
范围: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面积1 239.3万平方千米,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7.6万平方千米。
地理分区:南极洲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极点。面积1 018万平方千米。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玛丽.伯德地)等,面积229万平方千米。
居民: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查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高中地理最常见的区域定位
地理学注重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因此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全国文综卷注重对区域地理的考查,区域地理试题所占比重大,而且很多试题往往是以区域为背景,来考查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因为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中才能加以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首先,列出主要经纬线及其附近的地理事物表格,图文对照进行填图练习。
一、世界地理区域定位
1.主要经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经线
穿过地区
附近的地理事物
0°
欧洲和非洲西部、大西洋
伦敦、英吉利海峡、巴黎、伊比利亚半岛、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
30°E
欧洲中部、非洲东部
摩尔曼斯克和莫斯科、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黑海、小亚细亚半岛、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东非大裂谷、维多利亚湖、南非高原
60°E
亚洲西部、印度洋
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
90°E
亚洲中部、印度洋
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120°E
亚洲东部、澳大利亚西部
勒拿河与大兴安岭、北京、上海、台湾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150°E
亚洲与澳大利亚东部
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塔斯马尼亚岛
180°
日界线、太平洋中部
白令海、阿留申群岛、中途岛、斐济群岛、新西兰
150°W
阿拉斯加、太平洋
夏威夷群岛
120°W
北美洲西部、太平洋
落基山、温哥华、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
90°W
北美洲中部、太平洋
苏必利尔湖、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中美洲
60°W
南美洲中部、大西洋
格陵兰岛、纽芬兰岛、加勒比海、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布宜诺斯艾利斯、南极半岛、长城站
30°W
大西洋中部
同时说出以上经线穿过的主要气候区。
2.主要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纬线
穿过地区
附近的地理事物
赤道
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
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乞力马扎罗山、马来群岛、新加坡、基多、亚马孙平原
北回归线
北非、亚洲、中美洲
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华南和台湾岛、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
北极圈
欧洲、北亚、北美洲
冰岛(南)、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兰岛
南回归线
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
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大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西高原南部、里约热内卢、圣保罗
南极圈
南极大陆外围
同时说出以上纬线穿过的主要气候区。
3.七大洲的经纬度位置:
大洲
经度范围
纬度范围
位置特征
亚洲
26°E—169°E
10°S—169°N
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跨南北半球和高、中、低三个纬度,赤道穿过马来群岛
非洲
17°W—51°E
35°S—37°N
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热带大陆”
欧洲
10°W—66°E
36°N—71°N
北半球,北极圈穿过,中高纬度
北美洲
170°W—20°W
7°N—72°N
北半球,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跨高中低三个纬度
南美洲
82°W—35°W
54°S—12°N
赤道、南回归线穿过,热带面积广大
大洋洲
110°E—130°W
47°S—30°N
赤道和日界线穿过岛屿,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同时存在两个日期
南极洲
360°
62°S以南
跨经度最广的洲,以南寒带为主
4.四大洋的位置特征:
大洋
位置特征
太平洋
大致以150°E和赤道为中心,跨东西半球
大西洋
大致以30°W和赤道为中心,跨东西半球
印度洋
大致以80°E和南回归线为中心,东半球
北冰洋
大致以北极为中心,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二、中国地理区域定位
1.四条经纬线框出骨架:40°N、23°26´N,120°E、90°E,分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和华南区等。
2.主要经线穿过的地区:
经线
穿过的省区及附近主要城市
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河湖及名山
80°E
新疆、西藏
天山、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昆仑山、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
90°E
新疆、西藏、青海西缘;乌鲁木齐、拉萨
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罗布泊、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昆仑山、三江源、青藏高原、唐古拉山、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
100°E
内蒙古、甘、青、川、滇;酒泉、玉门、西宁、丽江、昆明、大理
内蒙古高原、祁连山、青海湖、黄河、巴颜喀拉山、长江、澜沧江、(怒江)、横断山
110°E
内蒙古、陕、鄂西、湘西、桂、粤西、琼;包头、呼和浩特、西安、桂林、南宁、湛江、海口
内蒙古高原、阴山、黄河、黄土高原、秦岭、巫山、长江、雪峰山、两广丘陵、珠江、五指山
120°E
内蒙古、辽西、鲁、苏、浙、闽东;秦皇岛、青岛、连云港、南京、沪、杭州、福州、台北
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辽河、渤海、山东半岛、淮河、长江、太湖、东南丘陵、玉山
130°E
黑龙江、吉林
黑龙江、小兴安岭、东北平原、松花江、长白山
3.主要纬线穿过的地区:
纬线
穿过省区及附近主要城市
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河湖及名山
50°N
内蒙古、黑龙江
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
40°N
新、甘、内蒙古、晋、冀、京、辽;敦煌、玉门、酒泉、北京、秦皇岛
塔里木盆地河、内蒙古高原、贺兰山、黄河、太行山、海河、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
30°N
藏、川、渝、鄂、皖、浙;拉萨、成都、重庆、宜昌、武汉、杭州
喜山、冈山、怒江、澜沧江、长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洞庭湖、鄱阳湖、杭州湾
北回归线
滇、桂、粤、台;广州
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珠江、台湾山脉、玉山、日月潭
先以上表为参考进行填图练习,再用空白地图对照表格说出或填出以上的区域定位内容。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省时高效,比拿着地图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
第二,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定位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以点定面”训练。
经过以上的填图练习,考生对区域地理的位置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以上表格内容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全部记在脑海中,也不需要记全部记住,要求是“不求记住,但求熟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以点定面”的训练,即先确定某点,再以该点为中心(或作为参照物)推测某区域的大致位置和范围。参照点的选择应具备代表性和典型性,如可以选择大洲或大洋的中心或某地形区的中心或某重要城市。但参照点不宜太多,否则难于记住而达不到目的。
第三,根据经纬线简图,写出区域名称。
这属于较高层次的读图训练(其给出条件类似高考试题),要求根据给出的经纬线快速判断出区域名称。举例如下:
70°
80°
90°
30°
20°
10°
100°
110°
120°
130°
20°
10°
0°
10°
一、世界地理区域定位
80°
100°
120°
140°
60°
40°
20°
80°
60°
40°
0°
20°
40°
120°
150°
20°
30°
40°
120°
100°
60°
50°
40°
30°
90°
120°
150°
180°
70°
60°
50°
60°
50°
60°
70°
80°
50°
40°
40°
50°
60°
70°
40°
30°
20°
30°
0°
20°
40°
23.5°
0°
23.5°
0°
20°
40°
60°
70°
55°
40°
140°
100°
60°
60°
40°
20°
以上12个区域的名称依次是(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东亚、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拉丁美洲、中亚、西亚、非洲、北亚、澳大利亚、美国。
二、中国主要地形区定位
80°E 100°E
38°N 30°N
100°E 120°E
42°N
105°E 115°E
37°N
100°E 110°E
28°N 23.5°N
80°E 90°E
40°N
95°E 38°N
120°E 135°E
53°N 40°N
110°E 120°E
30°N
115°E
120°E
(40°E、33°N) (105°E、30°N) (80°E、45°N )
以上11个地形区的名称分别是(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在每次测试前,可对照以上区域定位图表用5分钟左右时间默认一次。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可以建立比较清晰的“心理地图”。区域地理是高考复习的基础,而区域定位又是区域复习的基础,熟练的区域定位是解答地理试题的基石和突破口。
著特点之一。全国文综卷注重对区域地理的考查,区域地理试题所占比重大,而且很多试题往往是以区域为背景,来考查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因为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中才能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