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找人群_云南有没有人

hacker|
64

文章导读:

云南找对象好找吗?

你父母为什么这么想? 你又是怎么想? 你完全bai可以就在山东找对象的嘛,还是你亲人都在云南 补充: 我是 云南人 对 云南 女人总体还是有点知晓,尤其是和湖南、 四川 区别很大 善良、孝顺、 憨厚 、坦率,可以了 但也要看人,你肯定要尽孝,首先应该答应下父母,不让他们操心,找也是迟早的事! 说真的,可能和以前有很大的区别 孩子越早适应那个环境,越早越好 负担是重了些,其实越得表现出找这等事的认真,对父母孩 子都 好些 至于来云南找这个事不一定要限定区域 有什么再联系 追问: 谢谢你为我作答。我村里有七八个是到你们那地 方领 回来的,他们过的都很好。会过日子,挺能干的。我也想在当地找,儿子肯定不能抛弃,可带着儿子挺难的,父母他们年纪都很大了,他们都急了,就跟村里一个 云南 媳妇说了,她今年 回娘家 带着我。我不知道咋办了。 回答: 你不要那么想 说真的,你一定得来 云南 一试 我因为父母无故的说来云南找 那只要有村里那人带 你一定得来咯 在那里找也不管 人家说云南有个老归山,意思就是嫁出去很想念家,无论如何得承诺多些 先处感情要段时间了 直接给人介绍,好多女人也好高,你那村里的帮助你的人太太重要了 补充: 你问网上的人真的说不出个究竟 没想的那么难 过来以后一定去 大姚县 一趟,因为那里的风俗不一,他们要求自己的女儿出去 打拼 ,而且离 会理 一带很近,又有熟人指路

云南人德行很不好云南的小人很多我也被云南人片过钱别找云南的男人和云南的女人我一后不会和云南人做朋...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其实我在云南这么久,好人也还是有的。当然,不否认有个别人是值得那么一恨。祝你好运!

云南大理苍山13名失联人员全部找到,救援过程中采用了哪些高科技?

云南大理苍山13名失联人员全部找到,救援过程中采用了首先是热成像仪,其次是搜救犬,再者是GPS定位系统,另外是使用了一些无人机巡查,还有是使用了一些声波扩大器,需要从以下五方面来阐述分析救援过程中采用了哪些高科技。

一、热成像仪

首先是使用了一些热成像仪,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设备,因为在夜间搜救的时候是无法用肉眼去观察被困人员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这一类的高科技设备来更好地摸清被困人员的位置。

二、搜救犬

其次是搜救犬,这虽然是比较传统的一种手段,但是搜集犬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对于这些被困者而言他们可以迅速地被搜救犬找到具体的位置,并且安排消防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救援工作。

三、GPS定位系统

再者是GPS定位系统,对于很多的人群而言现在都是有一些自带的手机设备涵盖了GPS定位功能的,这样子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对应的被困者的具体位置被及时侦查出来,对于被困者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四、无人机巡查

另外是无人机巡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对于消防人员而言他们还运用到了无人机来摄像,对于一些地形复杂的环境中这些设备可以做到主动检测到对应的一些情况,有利于整体的勘察解救出被困人员。

五、使用了一些声波扩大器

还有就是使用了一些声波扩大器,这样子的好处在于可以让这些声波扩大器在接受到对应的人声信号的时候扩大对应的信号,并且及时追踪到对应的具体位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搜救手段。

搜救过程的注意事项:

应该结合地形来具体搜救被困人员。

云南有多少人?

云南省是我国回族人口分布的主要省份。据1990年第4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云南全省回族共有521 561人,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回族人口中排行第 6位,是我国南方诸省、自治区中回族人口最多的一个省。在云南各少数民族人口中,回族也是一

个较大的民族,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排行第3位。

一、云南回族人口的布局

回族在云南的分布是“大分散、小聚居”之势。在全省工26个县市都有回族人口的分布,但数量的多寡有明显的不同。大致说来,以昆——洛公路(昆明市至西双版纳州的打洛村)为分界线,滇东的回族人数多于滇西的人数,而这种人口布局恰恰与明清以来回族向云南迁移的历史分不开的。

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云南全省17个地州市的回族人口如表1:

由表1可见,昆洛公路之东到昆明市、玉溪地区、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红河州、文山州、曲靖地区、东川市、昭通地区九地州市的回族总人口为418469人,占云南回族人口的89%;其中昭通地区和曲靖地区和昆明市的回族人口共有289 329人,占云南全省回族总人数的55%,成为云南全省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在昆洛公路之西的其余8个地州中,只有大理州、楚雄州和保山地区回族人数较多,这3地州的回族总人数为87 317人,尚不及曲靖地区的回族总人数。因此,云南回族人口在分布上表现为点状的,不连贯的集结与大面积的广泛分布。若与云南另一个广泛分布的民族苗族相比,这个特点就更突出。苗族同样分布在云南全省126个县市中,而且同样是东多西少。但表现形式不同,苗族的分布是由东向西的逐渐减少,而回族则是不连续的增多或减少。苗族的迁移过程是由东向西逐渐推进的,与回族插

式的点状分布极不相同。

与明、清时相比较,今天云南回族的地理布局已经有了一些较大的改变:

第一,云南回族的地理分布愈益倾向东部。从元代以来在西部逐渐形成的聚居点已逐渐让位给东部。如原来的金齿(今保山市〕、腾冲、顺宁(今风庆)等地都是元明清三代回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而今除腾冲还有6000多回族外,其余地方回族均已下降到5000人以下。东部成为云南回族主要的迁入地带和分布中心,并越来越趋向于昭通、曲靖、昆明、红河州一线上。

第二,100多年来,云南回族的地理布局除愈益东倾这一特点外,另一大特点是向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向中心城市集中表现得最突出的是昆明市,除此而外,东部各地区性的中心城市和大理也愈益成为回族移居的对象。我们试以昆明、昭通、曲靖、个旧、楚雄、大理(下关)6个城市为例,看看该市的回族占本地区回族人数的比重。见表2: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除昆明市外,其余5城市中,以昭通市的回族集中度最高,达59%,其余城市的回族集中度大都为20%~30%左右,只有曲靖市的集中度较低,为10.2%但是曲靖市的情况有些特殊,在曲靖市附近,有一个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该县回族为48 880人,占曲靖地区回族人口的47%,此外该地区的宣威县(14 295人)、会泽县(16 694人)两县回族人口都较多,因此曲靖市的回族人口便这样分流了。

昆明市是云南省内唯一的大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于善于经商的回族来说,向省会和大城市集中是一种自然趋势。因此昆明市的回族集中度明显高于其他省内城.市。昆明市共辖4区8县。市区回族人数已达38441人,占全市回族总数的60%,成为全省回族最为集中的一个城市。其实,从元代开始.昆明就成为回族的主要的定居点之一。马可波罗在其《行纪》中提到;“押赤(Jacin,昆明)城大而名贵,商工甚众,有回教徒、偶象教徒及若干聂思脱里派之基督教徒。”今日回族在昆明的集中,正是元以来回族在昆明聚集的延续和发展。

二、云南回族的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的研究是一种静态研究,它是对某一时点的人口状况进行的一种分析。它可以根据人口结构的有关状况,对未来人口的发展进行预测,因此对于人口规划有着重要作用。但是,人口结构本身也是一种变动的量。随着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和年龄增长,其数据也在发生变化。

云南回族在人口结构上有着既不同于云南汉族、也不同于西北回族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云南回族的 人口特征与云南汉族的人口特征十分相似,因此在类型上云南回族属于内地回族人口类型。本节将就性别与年龄、婚姻与家庭以及行业与人口素质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性别与年龄

性别与年龄是人口的两个自然因素,也是人口研究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这两个因素的变动,将对人口的多项指标的变化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性别是人的天然属性之一。男女性别比率的多少,反映着人口的基本状况。云南回族人口的性别比较为一致,这点只要比较一下云南的汉族和苗族的性别比就可看出,见表3。

之所以选择苗族与汉族和回族相比较,是因为苗族和汉族如同回族一样广泛分布在全省各地,因此具有可比性,再次,汉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其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数的2/3,其人口指标往往接近全省平均指标;苗族在人口质量上相对差些,因此通过和汉、苗两个民族的比较,可以找出云南回族人口的特征来。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汉族和苗族来说,云南回族的性别比较低,这也许与回族生育时并不特别注重男婴的生育有关。但若就1964年、1982年、1990年3次人口普查资料的数据来看,云南回族的性别比渐有提高,这种情况与云南苗族相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云南汉族人口性别比的不均衡表现得最为明显,8年间,性别比从103.5上升到106.7,使云南汉族的男性比率大大高于女性的比率。

若从性别比和年龄之间的关系看,云南回族的性别比表现是在少儿期、青壮年期,性别比都是男多于女,到高龄期(65岁以后),性别比才表现为女多于男;但尤其特殊的是,在云南回族中,20~24岁这一组年龄群体中,女子反常地多于男子(性别比为98.7),这种情况在云南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曾经存在过 例如1982年,云南藏族(德钦)、白族(剑川)、佤族(沧源)、僳僳(福贡)等民族在20~24岁这一组年龄中的性别比分别为94.14、92.9、94.5、99.3。但是根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这种情况已有改变。如在24~24岁的年龄组中的性别比,汉族为110.6,苗族为102.5,彝族为102.9,壮族为110.7,白族为104.2,傣族为100.9,藏族为100.2,佤族为103.5,僳僳族为105.1,都比回族多),这可能是与20多年前云南回族新生婴儿的性别比失常有关。由于这个阶段正处在婚龄期,性别比的失调无疑会影响到回族的结婚率。

但总的说来,从性别比上看,云南回族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典型,其数值不高亦不低,性别比例均衡,因此对与此指标有关的婚姻、就业等社会问题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和性别属性一样,年龄也是人口的自然属性之一,而且也是影响人口诸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年龄往往从不同的年龄组的角度着手,研究其对人口形势和未来发展的关系。

对年龄的分析主要着重于年龄构成方面。年龄构成通常划分为少年儿童系数(0~14岁)、老年系数(65岁以上)和成年系数(15~64岁)、老少比以及负担系数。这五类指标相对于云南回族,汉族、苗族各不相同,其数值如表4。

以上数值显示,云南回族在年龄构成指标上与当地汉族的指标十分接近,而与苗族相差甚远。云南苗族与汉族和回族的最大不同点在干少儿系数所占比例极大,因此苗族社会中生活负担主要表现为抚养孩子的比重增高(75.5%);而汉族和回族的这种负担系数已降至60%以下,但相对说来,回族的负担系数略大于汉族的负担系数,这是由于回族的少儿系数比汉族的稍高些的缘故。

人口的年龄构成能大略指明人口类型和人口的发展趋势。依国际通用的人口类型标准,云南的汉族和回族在少儿系数上、老年系数上和老少比上都符合成年型人口,而苗族这3项都处在年轻型人口中。因此,从人口增长态势来看,云南汉族和回族的人口增长将表现为缓慢增长型,人口增长率将会逐渐处在一个相对较低水平上;而苗族由于其人口类型处于年轻型,增长速度快,增长率也会高于汉族和回族。这种情况从人口再生产类型中亦有体现:

桑德巴模型所采用的年龄系数与前述的年龄构成的系数不完全一样,少年儿童系数依然是0~14岁,青壮年系数则是15~49岁,中老年系数则是指50岁及以上。从这三种系数在汉、口、苗3民族的表现来看,依然是汉族和回族比较一致,而和苗族有较大差距。从表5可见,族和回族在少儿系数、中老年系数上都表现为介于增加型和稳定型之间,从而表明云南汉族和回族的人口类型正处在由增加型向稳定型过渡阶段。这种过渡期表明,云南回族和汉族的人口增长态势将逐渐放缓,人口发展将渐渐转变为一种缓慢、平稳发展的时期。但正是因为还处在不稳定的过渡期,人口增长也有可能加快,下节将研究的增长率将会反映出这种过渡期的不平稳状态。因此在这个阶段尤要抓紧人口计划工作。对干苗族,由于其少儿系数、青壮年系数和中老年系数大都处在增加型阶段,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就云南回族人口的发展趋势来看,稳定型的特征将会越来越明显,人口将不会有大规模的增长和大规模的减少,从而与西北回族人口发展态势有着显著的不同。

(二)婚姻与家庭

婚姻是构成人口增殖的基础,而人口不增殖是在由婚姻所确立的家庭内产生。因此在研究人口的增长与发展,不能不重视婚姻关系与家庭类型的研究。

回族家庭制度和婚姻制度都受到伊斯兰教义和教法的强烈影响,因而与国内其它各民族有着许多不同。比如回族婚姻制度中一个突出特点是穆斯林不得与非穆斯林结婚,若要结婚,也必须在非穆斯林入教之后才许成婚;并且回族社会中也通行一种规定,穆斯林男子可娶非穆斯林女子成婚(当然是在入教之后),但穆斯林女子不得嫁与非穆斯林为妻,这就是回族社会中“许进不许出”的婚姻原则。正是因为如此,回族家庭中基本都是清一色的穆斯林,很少杂有非穆斯林。这种情况在西北回民区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而云南回族也同样遵循这种规定,但表现形式却与西北回族有一定的差异。

云南是多民族省份,除了汉族和回族,还生活着30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信仰各不相同,有佛教(大乘和小乘)、喇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原始宗教,只有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这种情况下,云南回族不能和伊斯兰教盛行地区的西北回族一样在婚姻、家庭制度上一成不变。在坚持基本教义的原则下,也允许有所变通。尤其在一些并非以回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回族人数很少,为了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回族的生活也必须有所改变,这便是人类学上所谓的“文化适应”的现象。举例来说,西双版纳的“帕西傣”回族,由于受到傣族的强烈影响,不仅在服饰、语言、习俗上几乎与傣族相同,在婚姻——家庭关系上也与一般回族社会有所不同。“帕西傣”婚恋自由,男女双方极少受到父母双方的干涉,家庭生活中夫权表现不明显,妻子拥有一定的经济自主权,离婚与再嫁也比一般回族社会松驰得多。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回族,由于受到当地藏族的影响,不仅语言、服饰都改为藏族式,“许进不许出”的婚姻原则也逐渐松驰,藏四通婚极为广泛,在宗教上甚至也受到当地藏传佛教的强烈影响而表现出某种两重性格。在大理州的白族聚居区,在小凉山彝族、纳西族聚居区都有类似情况发生。不过就大部分地区的回族来说,云南回族社会通行的婚姻原则和家庭制度都与内地回族社会大同小异,差别并不大。我们这里先研究云南回族的婚姻状况。为了显示云南回族的婚姻特点,我们依然以汉族和苗族为例进行比较,见表6。

上表婚姻状况是以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做为最低的婚姻年龄线来计算回、汉、苗3个民族的婚姻状况。这3个民族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的总数分别为:回族352 350人,其中男性177515人,女性175 695人;汉族17 212 005人,其中男性8 879 872人,女性8 332 133人;苗族539 754人,其中男性274 202人,女性265 552人。从表6所见,回族与汉族在婚姻状况上几乎 没有差别。回族和汉族在婚姻上都表现为晚婚倾向较为明显。回汉两个民族年龄为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未婚者的比例男平均在30%左右,女子在23%~25%左右。这种未婚者的比例已基本接近内地城市回族和汉族的比例。相对于苗族而言,这种情况尤为突出,苗族多实行早婚,到1990年这种情况仍无多大改变。苗族15岁及以上的未婚者,仅占总人数的25% (男)和18.6%(女),其人口增长率显著地高于汉族与回族。

但我们仍要指出,虽然回族和汉族在婚姻状态基本表现为晚婚倾向,但就回汉两个民族来看,回族早婚情况仍较汉族为多。据1990年统计,在20岁以前(含20岁)结婚的人数,回族达到4 700人,占已婚人数总数的3.3%,而汉族只占到1.5%。这就是上表中回族未婚者比率略低于汉族,而已婚人数比率略高于汉族的表现。因此这也必将造成回族人口出生率高于汉族的倾向。

云南回族在年龄性别和婚姻构成等方面的表现与汉族大同小异,但是在家庭类型和构成上,回汉之间则有一定差异。当然,从大的方面来看,回族家庭和汉族家庭也有相似之处,这主要表现在回族家庭和汉族家庭都是父系家庭,男子(丈夫)在家庭中享有极大的权威,女子(妻子)的社会地位较低。但在其它方面回汉家庭就有所不同了。首先,在回族家庭中,有职妇女为数不多,所以回族家庭中妇女的经济自立能力较差,这与回族家庭中夫权制的扩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女子在婚恋过程中和婚姻离异方面都受到父母和丈夫的干涉,自主权较少;第二,传统回族社会的家庭规模为大家庭,核心家庭不太发达,这点在西北回族中表现得最明显,因此西北回族的人口增长率也较敲 在云南的回族家庭中,大家庭的情况也确实存在,但近些年来核心化家庭发展较快,家庭规模相对于西北回族大家庭要小一些,因此人口增长率相对于西北回族为低;第三,回族家庭缺少民族混居户,大部分回族家庭中的成员都是清一色的穆斯林。在云南,虽然回族家庭中的民族混居户较之西北为多,但大多数家庭的民族构成仍是比较单纯的,“许进不许出”的婚姻原则和伊斯兰化的家庭结构在绝大多数云南回族家庭中都有体现。这里我们主要就家庭规模进行研究。

由于1990年云南省人口普查资料中缺少分民族的家庭规模的有关数据。因此我们只好选取几个回族人数较多的县份的资料作为研究云南回族家庭状况的代表。我们选择的是两个回族自治县——曲靖地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和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材料为研究对象,这两个县的人口当然不光是回族和彝族,还有汉族和其它兄弟民族,只不过回族和彝族的比例高一些,可以有代表性而已。

从上表看,云南全省全户为少数民族的家庭中,平均户人口为4.92人,近于5人。而全户为汉族的家庭中,平均户人口为4.3人,比全户为少数民族的家庭人口要少。在巍山,全户为少数民族家庭的户均人口远高于全户为汉族家庭的户均人口”而与全省全户为少数民族家庭的户均人口比值相接近,巍山汉族家庭户均人口也同样低于少数民族家庭的户均人口。在寻甸,虽然这种少数民族家庭户均人口大于汉族家庭的户均人口的情况依然存在,但是少数民族家庭户均人口却与汉族家庭户均人口相接近。这3个指标显示,云南回族家庭规模略大于汉族,人口规模大约为4~5人左右。

为了更详细地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将要详细考察寻甸和巍山两县全户为少数民族家庭的人口分组情况,见表8。

由表8来看,巍山县的家庭人口类型分组状况接近于全省的少数民族家庭的水平,其表现有如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图形。“钟型”结构的顶点在4~5人,这表明,云南少数民族 (回族在内)大多数家庭的人口为4~5人结构,在寻甸,这种,情况有一定的差异,在“钟型”高峰上也是4~5人家庭,但其“钟型”峰前与峰后的陡度与巍山和全省水平有较大不同。最值得注意的是“钟型”顶峰(4~5人户)之前的总量表现与之后的总量表现。在内地,“钟型”高峰之前的陡度较慢,而“钟型” 高峰之后的陡度加大,这表明,内地家庭的规模在逐渐缩小,小家庭增多;而云南少数民族家庭则相反。若以4~5户为“钟型”峰顶,在4~5人之前的少数民族家庭占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2.6%(全省)、24.5%(寻甸)、20.5%(巍山),而在其后的家庭比重为34.4%(全省)、12%(寻甸),36.5%(巍山),除寻甸的情况与内地家庭相似之外,全省及巍山的情况都表现为大家庭比重仍略占多数。但若仔细观察寻甸与魏山两县的家庭人口分组情况,我们发现,寻甸情况与内地情况十分相似,它不仅表现为小家庭比重的增多,而且也显示独立分户的倾向相当明显(2人户和 3人户家庭多为“空巢”家庭——只有年老父母两人的家庭、以及夫妻家庭和两代人家庭),它大概代表着云南东部地区回族家庭的状况;相比之下,以巍山代表的云南西部地区回族家庭则表现为大家庭较多,核心家庭发展较慢,传统回族家庭制度保持得较为完整。这种东西部家庭结构上的不同也反映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家庭结构有着巨大的作用。

(三)行业与人口文化素质

回族是云南各少数民族中比较先进的一个民族,其特征不仅表现为受教育者人数较多,而且还表现为在职者亦较多,业农者比例较低。

回族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农业民族,这种特点便表现为其职业并不完全依靠农业,而是各行兼顾。下表是云南回族职业构成比重表,其中第二产业是工矿业,第三产业是商业服务业。

表9显示,云南回族的职业分布与汉族相似而与苗族相差甚远。从各行业分布的比例看,虽然农业是回汉苗三民族的重头行业,但是表现却不尽相同。苗族业农者比例极大,而其它行业比重极小,从而表明苗族社会行业单一,社会分工很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回族和汉族行业构成相似,但是由于回族在第一产业(农业)比重低于汉族,因此在其它行业的分布上比重也略多于汉族。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云南回族在三产业的人数比重较多,其比重大于汉族与苗族在三产业人数比重的总和,从而表明回族擅于经商的这一传统。其次我们看到,云南回族在第二产业和其它行业上也都比汉族和苗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云南回族文化素质也较高,见表10。

从给定的总人数看,回族和汉族的文化水平普遍表现为初中和小学水平,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占给定总人数的比重都不大。不过,就汉族而言,初中——小学水平占给定总人数的90.2%,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只占给定总人数的9.8%;而回族的初中——小学文化水平占给定总人数的79.6%,但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占给定总人数的12.4%,高于汉族;这种情况不仅表明云南回族和汉族在文化水平上分布相似,而且也表明,回族在总体文化水平上略高于当地汉族。我们在表中还选择了云南最大的少数民族彝族的材料做为例证。彝族也广泛分布全省,因此和回族、汉族一样具有可比性。云南彝族虽然使用汉语比较广泛,但毕竟不象汉族和回族一样把汉语做为自己的母语使用,因此在统计材料中就有相当大的空缺,这表现在虽然彝族给定人数是2 213 438人,但全部比例数字相加才为80%,还有20%的人口没有反映出文化程度来。这20%的人口可能是不通汉语,也可能是不认汉文,无法统计。不过从现有资料来看,彝族的小学文化程度比例相当大,其余文化程度的比例都很小。

根据第4次人口普查资料的数据,云南省汉族在给定的17 212 005人中,文盲和半文盲比例为32.71%,共有5 801 611人;回族在给定的 353 210人中,文盲半文盲比例占到 32.46%,为114 654人;而彝族,在给定的2 694 182人中,文盲半文盲比例为40.11%,为1086 022人。回族文盲半文盲比例接近汉族,但略比汉族低些。

正是由于云南回族在文化水平上与汉族接近,而且文化程度还相对高于汉族,所以在行业分布上,不仅在回族传统行业——农业和商业服务业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在对文化素质要求较高的行业(如工矿业、科教文卫和事业管理业及党政机关)中也有较多的比重,从而表现出与汉族极为相近的行业分布局面。这方面省内其它少数民族与回族有较大差距,因而显示出与回族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

实际上,云南回族行业分布与文化素质与内地(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回族相当接近。其表现都与汉族的行业分布与文化素质相一致,在这方面,西北回族与云南回旋有较大不同。西北回族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于农业和商业服务业中,其他行业人数稀少,比例很低。在文化程度上,西北回族也普遍低于云南回族。这种情况表明,云南回族与西北回族不属于同一类型。而比较接近内地回族的类型。

三、云南回族的人口动态

人口结构的研究虽然是静态研究,其研究目的虽然也是对人口发展的预测,但它采用的方法却是相关因素分析,即通过对未来人口发展有关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达到预测目的。但是任何人口现象都是变动的、发展的,静态的相关因素分析纵然是进行人口预测的一种手段,但动态发展对于人口发展的研究尤为重要。因为动态研究往往通过以往的人口发展事实来预测将来人口发展的动向。把人口研究置于动态的、发展的角度更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人口发展的方向。在这里我们将侧重从人口的自然变动和人口发展的角度来研究这种情况。

(一)云南回族人口的自然变动

自然变动是指人口的出生与死亡。出生使人口增加,死亡使人口减少,由此造成人口的变动与发展。

据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资料,1989年云南全省回族共有514 848人,全年出生人口共计14 261人,人口出生率为27‰,同年,汉族的出生率为22‰,而苗族出生率达30‰,这样看来,1989年,在汉、苗、回三个民族中,汉族出生率最低,苗族最高,而回族居中——高于汉族而低于苗族。若和1989年云南全省人口出生率(24‰)相比,汉族则明显地低于全省水平,回族和苗族的出生率都高于全省的平均出生率。但是若和1981年的出生率相比,汉族由1981年的22.95‰下降到1989年的22‰,苗族也从1981年的44.14‰下降到1989年的30‰,只有回族人口的出生率反常,是上升趋势,从1981年20.06‰上升到1989年27‰。为了研究这种反常情况,我们试以昭通地区鲁甸县回族人口的出生率为例,列表如下:

从该县回族人口出生率的情况来看,1971~1987年这17年间,回族人口出生率表现很不稳定。但从总的趋势来看,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人口出生率很高,7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率逐渐降低,但到8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率渐有爬升的趋势。1989年云南回族人口出生率与全省其它民族的出生率下降趋势呈相反走向,正是这种爬升趋势带来的。其原因很可能是与60~70年代高出生率时期降生的人口已达婚龄期的因素有关。但这种较高的出生率很可能在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回落。由于云南回族人口已经开始逐渐向稳定型的方向过渡,因此云南回族人口将可能在90年代中后期逐渐转向平稳发展阶段,人口的高出生率将会逐渐下降。

与出生率相联系的是死亡率。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全国死亡率明显降低,在各民族地区,死亡率也有极明显的下降。就云南回族而言,其死亡率很低(5.7‰),比汉族(6.8‰)和苗族(8.4‰)都低,这与云南回故多生活在经济、社会和交通都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城镇、城郊地区有密切关系。

(二)云南回族人口的增长与变动

从云南回族人口的自然变动中,我们可以看出,云南回族人口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回族人口的发展基本表现为增长型。且由于目前云南回族人口仍处在60~70年代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的婚龄期内,人口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下面我们仍以回、汉、苗3民族在不同时期的增长速度来研究云南回族人口增长问题,见表12。

从表12中可见,回、汉、苗3个民族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表现不完全一样,除了1964~1982年这1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是偏高倾向这一点外,汉族和苗族、回族在年平均增长率上表现颇不相同,汉族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是下降趋势,从1953~196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9‰下降到1987~1990年的10‰,而苗族则是增长趋势,从1953~1964年的16‰增长到1987~1990年的29‰。回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波动较大,1953~1964年为19‰,1982~1987年下降到17‰,而到1987~1990年间却又猛提高到29‰。这种年平均增长率的增长态势表明,包括回族在内的云南各少数民族人口目前仍处在较快增长阶段,虽然由于各民族本身的人口结构不同,对人口发展态势影响亦不柏同,但人口增长率的提高无疑会扩大人口基数,从而直接影响到人口的动态发展。

四、绪 论

本文通过对云南回族和云南汉族、苗族和西北回族的对比来揭示云南回族人口的特点。我们看到,云南回族人口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也有着不少与云南汉族人口十分相似的特点,而与西北回族人口特征相差较远。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将云南回族的人口类型划归为内地型的回族人口中。但是仅仅有这点说明是不够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一下云南回族人口所属的人口类型和西北回族人口类型差异的社会学蕴涵。

人口是社会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它的每一项指标变化都反映着某种社会事实的改变。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将对回族人口研究也视为对回族社会的研究。在《回族人口形势分析》一文中,笔者以自己所熟悉的西北回族社会为背景,将全国回族人口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西北

云南大理苍山13人失联,现在的搜救进程怎么样了?

5月12日在下午,大理苍山保护管理局收到民众举报,称多位人员私自上山。经漾濞县苍管局和平坡镇护林员巡视,于5月13日早上发觉在其中10人,随后劝返。现阶段仍有13名失联人员仍停留苍山。

据统计,失联13人绕开漾濞县平坡镇平坡村上坝田值班检测点,经漾濞县平坡镇平坡村上平坡小组私自进到大理苍山。目前为止,这13人通讯终断、失踪。本地已经建立工作专班,机构了消防救援和森林防火等技术专业援救能量。

14日06时20分,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紧急派出大理支队29名消防救援人员,带上各种援救设备器械240余件套,搜救犬2条前期赶往援救。依照联指布署,现阶段大队援救人员区划为2个援救工作组。一组由从漾濞县平坡镇沟头箐村考虑,沿山脊线往北检索;另一组在漾濞县沟头箐村东采石场架设前指并进行无人飞机上空检索。本地消防救援、防救火专业队、公安民警、镇镇村干部等能量协作救援。

据统计,失联地区坐落于苍山西南侧坡,植物群落繁茂,沟谷横纵,白天黑夜温度差大。气温小到中雨,温度10-20度。新闻记者从现场搜救指挥部掌握到,这种失联人员包含6名当地指导、2名云南大理蓝天救援队队友和5名异地人员。在其中很多人具备丰富多彩的野外求生工作经验,她们带上了技术专业登山装备和两个卫星电话,也有食材和水。

据统计,为进一步加强漾濞县地区苍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防救火公路交通等安全工作,及海外键入疫情防控工作中,漾濞县地区苍山自然保护区从2020年3月29日逐渐推行封闭管理,现阶段仍处在封闭管理环节,在这段时间,一切个人和单位,没经准许都不可进到苍山自然保护区区域内。

据好几家新闻媒体报道,失联的13人群中,包含“老兵回家”慈善活动发起者孙春龙。孙春龙等人此行,是上苍山找寻80年以前在“骆驼峰”航道失事的飞机残骸。

据澎湃新闻网信息,知情者称,孙春龙一行带上了几个卫星电话,但在其中一部没电了,另一部因雨淋没法连通,同行业的人员除开具有室外工作经验的指导外,也有蓝天救援队的人员。

5月9日,孙春龙曾微信发朋友圈称,苍山最深处便是驼峰航线60号飞机坠落地,“我们要徒步4天,重量十几公斤,要在灌丛砍出一条路出去。对于我而言,是人生道路最高的一次身体素质考验。”他还曾在微信朋友圈找寻使用卫星电话和手持式GPS。

据红星新闻通讯,孙春龙的好朋友周德蓉称,孙春龙每一次到昆明都是会和她联络,“近两天她们已经苍山上找二战飞机残骸,她们已经住了两夜里。”她讲,此次找飞机场的行为由孙春龙领队,一行人做好了提前准备,苍山上数据信号弱,短期内失联属于正常的状况。

除此之外,云南一位二战史权威专家告知红星电视记者,他由于年龄大了,没有参加此次找飞机残骸行为。据了解,此次孙春龙精英团队分两支人找飞机场,他还表明,孙春龙精英团队有些人已与“失联人员”电话联系上,并规定她们赶快落山到公安局和保护局签到。据央视报导,大理苍山失联13人,现阶段已联络上5人,援救人员已经赶赴施工现场援救,剩下8人仍在寻找中。

2017年,一四川游人受困大理苍山,援救工作组冒雪救援14.5钟头救下。2017年3月9日夜里3时上下,一名四川省游人(赖某)称其于8日6时上下沿苍山中合峰上山,16时抵达小黑顶后往朝北细雨亭方位走动约半小时,随后更改线路到广播电视塔寻求帮助,沿路没有路,行为迟缓,加上气温极端,被困于中合峰下海拔高度约3850Km,外衣结冻,人体体温骤降,要求援救。救援组到苍山中和峰大黑顶周边海拔高度3700Km寻找赖某,他观念尚醒悟,但体质虚弱疲惫、部分受冻、体力透支、紧张焦虑。

2020年,一小伙在苍山失联多今后被发觉,已不幸遇难。2020年8月22日早晨6时左右,黎某离开酒店,当日在下午6时后家里人就没法与其说建立联系。援救人员于8月27日5点结合上山执行援救,救援人员于14时25分别在马龙峰圣应峰中间发觉鲜红色双肩背包及登山鞋与手机上,在物件周边发觉受困者已无心电监护。

2022年4月24日两位旅友迷途于苍山大峡谷,一人坠崖。4月24日夜里19时14分许,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出警称,两位旅友迷途于苍山大峡谷,一人坠崖。25日,救援队沿洗马潭索道贮有,朝阴面的降雪大山深处处迁移救援,总算15时左右发觉受困者的回复声。16时左右寻找受困人员,经侦查,一名人员临床症状优良,一名人员头顶部、腹部负伤无法独立行为。先峰队友脱掉自身的服装给受困人员供暖,避免失温,与此同时把本身补充给受困人员服用,协助她们恢复元气,分配随身护理人员对伤员开展及时解决,在分析后,由绳锁系统软件运输到安全地带开展装运。

近些年苍山游人下落不明事情高发,苍山地貌繁杂,气温变化多端,切忌盲目跟风上山、独辟蹊径路线冒险求奇。在苍山对外开放旅游景区游览,应按对外开放旅游景区线路游览,沿路均有标示路标牌和标志牌。依照路标牌游览才可以保证安全。没经容许不可随意进到未对外开放地区游览,以防造成严重危害。

苍山是云岭山峰南侧的峰顶,由十九座壮丽山峰由北而南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的壮丽山峰海拔高度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壮丽山峰海拔高度达到4000米以上,最大的马龙峰海拔高度4122米。因为海拔高度较高,在山顶出现异常寒冷,长年白雪皑皑。

1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7-14 上午 10:50:48

    为32.71%,共有5 801 611人;回族在给定的 353 210人中,文盲半文盲比例占到 32.46%,为114 654人;而彝族,在给定的2 694 182人中,文盲半文盲比例为40.11%,为1086 022人。回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