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 1、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是什么
- 2、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居于什么地位
- 3、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党和政府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 4、如何确保党在改革开放中总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 5、党和国家工作推进到哪里 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 6、对大局意识的理解
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是什么
理论上说,党也是为国家工作,大局当然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经济实力。
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居于什么地位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事关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统一大局。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基层统一战线呈现出了许多新特征,同时也面临了不少新问题,做好基层统战工作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一、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呈现出的新特征
1、由“务虚”向“务实”转变。过去,统战部门被认为是务虚部门,统战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自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以来,基层统战工作在上级统战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基层统战工作实际,务实创新,把对统战成员的政治教育引导与服务相结合,把发挥统战优势与促进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逐步树立了基层统战工作的“务实”新形象,改变了统战工作“务虚”的局面。
2、由“小统战”向“大统战”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基层统战工作领域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实现了三个发展:统战工作领域由政治领域向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等多领域发展;统战工作方式由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向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发展;统战工作内容由做好民主党派、党外干部、民族宗教等传统领域工作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新领域工作发展。 3、由社区向小区延伸。按照“便于组织管理、便于参加活动、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将社区统战工作延伸到小区,逐步建立健全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覆盖全社区的小区统战工作网络。并积极推行了以街道党支部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辖区共建单位为成员的共同协商小区统战事务、共同利用小区资源、共同开展小区服务、共同创建和谐小区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 4、由“单一”向“大众”转变。为改变统战工作势单力薄的局面,各级部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加大了统战工作对外宣传力度。在加强统战成员政策、理论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引导他们通过参加和开展各类社会活动,为社会主义建设献策出力。同时,还以农场、街道(社区)联谊会为平台,大力加强同非公领域经济人士和在外知名人士的联系,做大做强“回归经济”,转变了以前单靠统战部门开展工作的观念,树立了各级党委重视、政府支持、统战部牵头、部门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统战观念淡薄。一是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干部统战观念淡薄,对统战工作不重视,对从事统战工作不用心,关心过问统战工作少,总是认为统战工作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是务虚的,可有可无。二是统战成员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统战成员参与意识不强,参政议政能力差,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对统战方面的政策规定不熟悉、不了解,因而更谈不上对统战工作的热情和投入了。三是社会人士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大部分社会人士对统战工作及其目标任务均不了解,认为统战工作抓不抓关系不大,没有真正认识到统战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2、机制体制不顺。一是人员配备难。受编制所限,在作业站,几乎没有一个专职的统战委员,基本上都是身兼数职,统战专干也是兼职的居多,致使统战工作人员精力分散,很难深入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工作协调难。为便于协调基层开展工作,几乎所有的统战部门都成立了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但该组织往往较为疏散,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制度健全难。在对基层统战工作的考核方面,除了考核几项基础工作外,还没有把统战工作同有些工作一样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还没有真正把统战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3、队伍建设欠精。一是工作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对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致使日常工作仅仅只限于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往往满足于应付面上工作,没有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去深入专研统战工作。二是工作上缺乏创新载体。多数农场和社区的统战干部感到工作常处于被动状态,难以设计安排各类持续又有递进性的活动,影响了工作的总体成效。三是服务发展上还缺乏实招。围绕经济抓统战、围绕统战促经济的指导思想还不明确,统战工作就如何更有效地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还缺实招。 4、工作方法单一。一是对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情况把握不准。改革开放以来,基层统战工作对象越来越多,内部构成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日益形成、民主党派成员逐年增加、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不断扩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大量增加、“三胞”及其亲属越来越多等等,这些都成为统战工作的新课题。由于基层等上级安排任务、靠上级帮助支持等思想严重,致使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二是统战干部业务水平不高。部分基层工作人员任职情况异动频繁。加上部分统战干部又不注重加强自身的学习,往往是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对统战知识掌握不深。三是缺乏创新精神。由于基层统战工作对象越来越多,在统战工作新阶层、新领域中缺乏工作经验,缺乏探索精神,对新问题调研不足,对新情况把握不准,普遍缺乏做好统战工作的经验和方法。 5、重点问题突出。一是经费保障不到位。统战工作是交朋友的工作,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工作,有其工作上的特殊性,要有一定经费上的支持,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目前基层统战部门开展统战工作的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难以维持正常的工作及办公开支需要。二是非公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随着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产生,非公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空间进一步扩大,如何充分发挥发挥基层党(工)委如何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三是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然而,基层党外干部的培养配备工作却不容乐观,仍然存在党外干部缺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断层等。无论是党外干部队伍现状,还是政策措施、工作机制,都严重制约了党外干部队伍建设。 三、新形势下解决基层统战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面对基层统战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基层统战工作的地位,加强和规范对基层统战工作的管理,统一认识,完善机制,创新方法,不断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要把支撑点放在统一思想认识上。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抓好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是做好基层统战工作的前提,要充分认识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将此列入基层党(工)委议事日程。在社区和作业站,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板报、广播等渠道,积极宣传统战工作,要以群众喜乐见闻的形势做好统一战线的宣传工作;在部门要充分利用学习日期间,做好统战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争取领导对统战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要提高主要领导对统战工作的认识。主要领导要带头参加统一战线的重要活动,模范地贯彻执行统战政策。要完善党政主要领导与统战对象的联系交友制度,与统战对象协商问题,主动听取意见。要从财政中拨出部分资金作为专门的统战工作经费,确保统战工作顺利开展。要主动把握统战工作方向,提高领导驾驭能力,把复杂的关系在基层协调好,把突出的矛盾在基层解决好,把新生的力量在基层凝聚好,形成农场,作业站联动的统战网络格局。要重视对基层统战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教育、交流和使用工作,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2、要把关键点放在加强队伍建设上。一是要提高统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引导统战干部加强对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和相关业务知识以及新知识的学习,搞好自身修养,增强分析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敏感性,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去思考和把握统战工作的规律性。要敢于突破思想观念上的“瓶颈”,把统站工作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要加强对党外干部的培养工作。要重视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安排和使用工作。对党外干部要认真贯彻“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的政策,完善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党外干部,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要把根本点放在创新机制体制上。一是要创新工作格局,在上下联动上有作为。要打破统战部门“单打一”的传统做法,妥善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党内与党外的关系,形成整体推进、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努力构建全党重视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统战格局。二是要创新考评方式,在科学布局上有作为。要落实经常性考核,采取经常性随即考评方式,定期抽查、督导调研等形式,加强对统战干部履职过程的跟踪考评。要落实岗位责任制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相结合,与干部教育管理相衔接,与干部奖惩相挂钩,使统战工作虚任务变实,软指标变硬。三是要创新工作机制,在统筹协调上有作为。要深入研究各领域统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建立规范有序、整体衔接、科学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统战工作运行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统筹做好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工作,推动统战工作科学化创新发展。 4、要把着力点放在推动科学创新上。农场统战领域方面,要以配置统战样板点、培育作业站示范点为重点开展工作。选取1-2个工作基础较好的作业站作为统战工作样板建设点,帮助形成科学、实用、完备高效的制度体系,促使农场统战工作的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社区统战领域方面,要以社区统战工作为重点开展工作。整合并利用好社区的各种资源,经常性组织社区统战人士开展“职工论坛”、“统战成员议事会”,“知社情、献良策、做贡献”等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内统一战线人士的积极性,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把各种力量组织和协调起来,做到优势互补、与时俱进、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努力打造社区统战工作品牌和特色,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在非公经济领域方面,要以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为重点开展工作。要在非公经济组织中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引导非公经济组织积极发挥示范带头、团结凝聚的作用,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还要进一步密切与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沟通与联系,更好地掌握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状况,积极发挥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商会作用,鼓励非公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农场建设中来。 5、要把落脚点放在服务经济发展上。一是围绕服务中心,当好经济发展“加速器”。一是围绕创新机制,当好深化改革“助推器”。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重要作用,鼓励基层统一战线成员围绕深化改革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紧密联系实际,扩宽思路,抓住统战工作的特色,培育典型,更好地帮助农场依法决策。二是围绕构建和谐,当好社会安定“稳压器”。有宗教场所的作业站和街道,要认真宣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抓好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认真做好民族宗教领域的维稳工作,确保民族宗教界和睦和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党和政府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党的角度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府的定位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负有重要的经济职能,发挥管理与服务的作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如何确保党在改革开放中总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深刻总结我国国家治理经验、准确把握我国制度优势基础上,针对新时代新要求,提出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深入理解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更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牢牢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在根据地党领导一切。1942年9月,党中央在《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中提出党的领导的一元化要求,这对于在革命斗争中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不仅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也注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十三大提出,党要“总揽全局,真正发挥协调各方的作用”。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强调“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一表述,准确概括了党的领导的基本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在各类制度中居于统领地位。无论任何时候,都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如果没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会造成软弱涣散、各自为政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了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不断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巨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聚焦制度建设,专门就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作出安排,提出6个方面要求,为牢牢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党和国家工作推进到哪里 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开展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一项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这既是新时期政协工作的要求,更是具有很强实效性的工作方法。到政协工作以来,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政协工作离不开党委的重视和支持。领导对政协工作非常重视和支持,政协的工作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努力”的良好格局。在工作中,我们自觉坚持区委的领导、主动争取区委的领导、充分体现区委的领导。一是坚持做到多请示、多汇报。对重要工作、重要问题、重大活动及时向区委汇报,听取区委的指示,努力做到同区委保持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二是善于领会和把握区委意图。每年年初,政协都主动向区委汇报新一年工作思路,同时就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进行对接,主动配合,每年选取3个重点调研课题进行专题调研。三是认真执行区委的决策和决定。本着同唱一台戏、共谋一盘棋的思想,认真执行区委的决策、支持政府的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做到“帮忙不添乱,补位不越位”。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打造青岛蓝色硅谷产业孵化带,建设青岛金家岭金融新区,全力推进金融城、科技城、风景区三大战略平台建设产业等中心工作开展视察、调研2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12件,为区委、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还经常过问、了解政协工作,参加政协大会发言并讲话,每年都委托政协就全区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对政协报送的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都能及时作出批示,并多次在不同场合表扬政协调研扎实有效、有真知灼见,充分体现了对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实践证明,新形势下,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区委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
二、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思想基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政治保障,也是推动政协事业再上新台阶的首要政治前提。只有在推进政协工作的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转化为开展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行动,才能不断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的部署要求,我们大力发扬人民政协崇尚学习的优良传统,通过举办委员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讲授政协理论知识,编发简报、订阅报刊、学习考察等形式,组织、引导、推动全体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把学习十八大精神与学习省市政协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落实区政协年度工作要点结合起来,切实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一二三四”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实现幸福宜居新崂山建设的目标任务上来,进一步筑牢全体政协委员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履行职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推进到哪里,区政协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
三、牢牢把握党政发展大局,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基本原则
促进科学发展是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新形势下政协工作要与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融合,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协智力荟萃、人才密集的优势,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找准位置、体现价值,做到在服务大局中主动融入,在推动发展中履职尽责,在积极参与中有效作为。十一届区政协本着“建言献策不越位、服务中心不缺位”的指导思想,几年来不断地探索实践。一是围绕中心,建言出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选准角度,体现针对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找准履行职能与促进发展、服务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以最适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的方式服务发展。区政协十一届一次全会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二三四”发展战略中提出的打造青岛蓝色硅谷产业孵化带和建设青岛金家岭金融新区这一工作中心,发动委员开展广泛协商讨论,从目标定位、产业布局、载体建设、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了30多条意见和建议。在推进蓝色硅谷产业孵化带建设中,委员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申报建设崂山国家级海洋公园,加快游艇制造业发展,推进生态岛屿、海洋牧场开发建设等10余件提案。这些意见建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有些意见建议被采纳和吸收。在金融新区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部分专家委员和规划编制部门进行座谈讨论,通过分析论证,提出了20多条意见建议。在金融新区建设实施中,又组织委员进行了知情视察,提出了人才引进、项目带动、创新机制等6点建议,这些建议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对金融新区的有关决策产生了积极影响。挖掘深度,体现前瞻性。及早发现和研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起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是近年来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针对政府财力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中暴露出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区政协开展了关于我区财力投资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情况的专题调研,先后查阅了近3年的财力投资项目的工程建设资料,实地考察了6个工程在建项目,并组织有关专家委员进行认真分析研讨,找出了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12条原因,提出了16条改进建议,为提高政府财力投资项目建设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围绕我区重点项目建设审批过程中存在的程序多、流程不畅的问题,组织委员认真调研、专项视察,就我区项目审批、工作流程和部门协调配合等7个方面,提出了20余条改进建议,为实现区委提出的“转作风、重实干、大提速”的要求作出了积极努力。把握适度,体现可行性。几年来,我们本着可行的原则,开展视察、协商、议政活动,提高参政议政实效。针对张村河两岸脏乱差、河水黑死臭、群众意见多的情况,区政协连续开展视察,提出建议,开展专题协商,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投入近2亿元,开展了集中整治,使崂山母亲河水变活了、岸变绿了,群众交口称赞。二是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高度关注民生,积极协助党委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也是人民政协的职责所在。第一,通过视察议政,反映社会焦点。几年来,围绕农(渔)家宴经营管理、食品小作坊安全、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农村宅基地及档案管理、地方农保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移衔接、养老事业发展等开展专题视察议政活动,先后召开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开展委组活动30多次,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第二,通过提案办理,解决社会难点。两年来,始终坚持以提案为抓手,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和落实。一方面,注重提高提案质量,创新提案征集渠道,在青岛10个区市级政协中率先进行提案网上提交,实现提案工作全程数字化管理,提高了提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这一做法得到了青岛市政协的充分认可。另一方面,注重提高提案的解决率和落实率。每年年初,约请政府办与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提案协商会,确定重点提案7件,由政府区长与政协主席分别督办。办理过程中,多次召开承办单位与督办专委会、提案人的现场会督办会,推进提案办理。其中对大病患者给予特殊补助、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险金、加快推进已改造社区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提案的办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办复率100%、委员满意率达95%以上。第三,通过社情民意,反映社会热点。两年来共收集报送社情民意信息97条,编印《社情民意简报》10多期,通过市政协向市政府反映,发挥了社会舆情汇集的“直通车”作用,一些关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提升了党委政府以及人民政协在基层群众中的形象。三是挖掘底蕴,宣传崂山,推动文史研究规范化。为挖掘保护崂山文化遗产,弘扬崂山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崂山区域文明,区政协集中力量先后收集汇总史料1000余万字、图片5000余幅,数易其稿,编纂出版了80余万字的《崂山文化通览》,填补了崂山文化研究的诸多空白。同时,连续两年关注崂山文化产业发展,在以往开展专题研讨、调研的基础上,以政协专委会包案督办的方式视察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为建设精神家园,促进科学发展,增强创造活力建言献策,受到社会好评。
四、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动力源泉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的优势、政协的活力、政协的潜力存在于委员之中。换届以来,十一届区政协每年都组织委员参加学习报告会或集中培训,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省、市和区委重要会议精神,学习政协业务知识和统战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委员视野,增强了委员履职能力。注重突出界别特色,加强专委会组织建设,完善了专委会开展调研、督办提案、联系界别等工作机制。创新“界别加区域”的联动方式,将208名委员按界别划分为8个专委会,按区域划分了12个区域活动组,各专委会和区域活动组围绕区政协年度工作部署,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积极开展对口协商、议政建言、调研视察、服务群众等活动60多次,委员活动参与率均在90%以上,撰写提案的委员占委员总数的92%,有效发挥了专委会的基础作用。积极为委员履职搭建活动平台。在全区政协委员中深入开展了“岗位建功,我为崂山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健全机制,搭建平台,丰富活动,让委员“动”起来,履职“活”起来,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充分施展抱负才华。活动开展以来,全体委员围绕区政协的总体要求,以自我加压、争创一流的精神,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在联系群众、服务发展实践中接地气、解民忧,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政协委员活跃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奉献在一线的生动局面。同时,在委员中积极开展撰写一件提案、参加一次视察调研活动、反映一条社情民意信息、做一件公益性实事好事、提一条改进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的“五个一”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委员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大力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内在保障
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抓好政协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履职的能力和水平。换届以来,十一届区政协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扎实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政协履职提供了坚强保障。一是以开展 “创先争优”和“转作风、重实干、大提速”活动为契机,通过争创“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和谐型”政协,在全区政协组织中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不断提升履职水平,树立政协良好形象,确保区委、区政府“一二三四”思路举措和建设幸福宜居新崂山任务目标得以顺利实施。二是以转变工作作风为抓手,按照中共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坚定思想信念,坚持摸实情、讲真话、办实事,在政协组织中形成团结协作、激情创业的良好氛围,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三是以工作创新为动力,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完善议事规则、协商方式、协商程序,制定了新一届区政协常委会工作规则、工作纪律、主席会议议事规则,建立了主席碰头会、政协领导班子分工合作制度。认真落实政协领导班子联系党派团体制度、民主协商制度、情况通报制度,使政协工作符合发展要求、更具时代特色,使履职活动更加规范有序、富有成效。
对大局意识的理解
大局意识,就是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善于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认识和把握大局,自觉地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
1、大局既带有根本性、决定性和方向性的特征,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关系上说,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是大局。
2、大局就是整个局面和整个形势以及由此带来的长远利益的走势。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既是治理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每个公民基本的权利和义务。
扩展资料:
1、大局观是凡事长远考虑,以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原理看待问题。大局观,就是坚持到最后,不惜代价获取最终的胜利,不因局部胜负而耽误全局胜负。
2、大局观,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党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志;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3、大局是事物的整体与全部,是党的总目标、总纲领以及党在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它代表着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4、领导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小局与大局、眼前与长远、重点与一般的关系,牢固树立全国、全省、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树立大局意识
大局意识就是指顾全大局的思想认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一个集体而言,顾全大局就是顾全国家的、地区的、单位的、集体的整体利益。树立大局意识,就是一事当前,先从国家的、地区的、单位的、集体的整体利益着想。大局意识不仅是一种世界观,而且是一种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转换、条件的变化,大局意识的具体内容、重点不断发展变化,但其基本精神永远不会被时代和社会丢弃,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作用更加重大,意义更加凸显。
树立大局意识不仅是一切工作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而且对于新时期探索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意义尤其重大。从把握大局的角度出发,探索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更科学、更准确地把握方向,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做到纲举目张;相反,抛开大局去探索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不但没有任何实际价值,不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功能,而且可能会起到反面作用 阻碍大局。
从把握全局、大局的角度出发,探索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从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来看,探索和把握规律要以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为着眼点和出发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强调要“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思想政治工作应严格按照“三个倍加”的要求,坚持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居安思危意识,关心大局、理解大局。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属性和应有品质,也是我们探索和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基本要求。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来探索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适应不断变化的实践,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功能,充分发挥其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积极作用。
(2)从各行业、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来看,探索和把握规律 要以服从服务于其中心工作为着眼点和出发点。大局是相对的、不断变化的。从党和国家总体的高度来说,大局就是改革发展稳定,而具体到各行业、各部门,大局的内涵可能并不相同。一般来说,基层单位的大局就是其中心工作。例如,对于学校来说,大局就是教书育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企业来说,大局就是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对于部队来说,大局就是“打得赢、不变质”;对于农村来说,大局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把握全局、大局的角度出发探索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千篇一律、“一刀切”。 只有从大局出发,既看到改革发展稳定这一党和国家的大局,又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而变,认清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才能深入探索和准确把握各行业、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为全局服务的能力。
探索和把握规律要以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为着眼点和出发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强调要“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思想政治工作应严格按照“三个倍加”的要求,坚持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居安思危意识
环境。 3、要把根本点放在创新机制体制上。一是要创新工作格局,在上下联动上有作为。要打破统战部门“单打一”的传统做法,妥善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党内与党外的关系,形成整体推进、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还没有真正把统战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3、队伍建设欠精。一是工作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对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致使日常工作仅仅只限于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往往满足于应付面上工作,没有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去深入专研统战工作。
大局,又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而变,认清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才能深入探索和准确把握各行业、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为全局服务的能力。
领域中缺乏工作经验,缺乏探索精神,对新问题调研不足,对新情况把握不准,普遍缺乏做好统战工作的经验和方法。 5、重点问题突出。一是经费保障不到位。统战工作是交朋友的工作,是争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