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理解“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1、人:众人。
2、恶:厌恶。
3、之:代词,指代某个人。
4、必:必须。
5、察:考察。
6、焉:助词。
7、好:喜欢。
出自:先秦·孔子及门徒《论语·卫灵公篇》
原句: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翻译: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赏析
《论语·卫灵公》包括42章,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节选的段落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孔子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以众人之是非标准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而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理性的判断,然后再作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必定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是什么意思?
众人厌恶他,一定要仔细审查;众人都喜欢他,(也)一定要仔细审查。
1、出自《论语》,《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因其对话众多,而着重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对话言论。论是选择、探讨、交流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
2、“论”读音为“lùn”,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部分汇编。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3、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 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是出自论语中的哪篇?
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章
译文: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必定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
出自《论语》的其他名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讲解】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人家恶事。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讲解】自古以来,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讲解】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讲解】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比喻要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讲解】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讲解】见到自己应当做的正义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讲解】凡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
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 《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讲解】孔子谈到《韶》这一乐舞说:“美极了啊,又好极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讲解】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过问那方面的政事。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讲解】过去的事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来得及改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解】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讲解】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比喻要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讲解】有益的朋友有三种
文章导读:1、理解“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2、“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是什么意思?3、“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是出自论语中的哪篇?理解“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
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是出自论语中的哪篇?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章译文: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这
。3、之:代词,指代某个人。4、必:必须。5、察:考察。6、焉:助词。7、好:喜欢。出自:先秦·孔子及门徒《论语·卫灵公篇》原句: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翻译: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赏析《论语·卫灵公》包括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