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心肺复苏的定位?急
一、意识突然丧失,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1、判断意识
轻拍或摇动双肩,并靠近耳旁呼叫:“喂,你怎么了!”;如无反应则指压人中穴;若仍无反应,应立即行动;判断于10秒钟内完成。这里的反应是指神志、应答、呼吸、肢体活动等。
2、高声呼救
如意识丧失,应立即呼救:“来人呐!救命啊!” ,并拨打“120”,启动救护体系。
3、摆好体位
摆放为仰卧位,应把患者置于地面或硬床板上;如有脊椎外伤应整体翻转,即头、颈、身体同轴转动,避免造成横贯性损伤。
4.评估周围环境是否有利于安全施救
二、快速判断是否需要开始心肺复苏(图1)
1.压头抬颏后,随即耳贴近嘴鼻;眼看(胸部起伏)、耳听(气流)、面感(气息)。如患者没有胸廓起伏、气息、气流,即可人工呼吸。
2.触摸颈动脉搏动(手指滑行于气管两侧可触及)消失,初步判断心脏骤停。
3.于5秒内完成判断。
三、心肺复苏四部曲
第一部 开放气道:贯穿复苏始终
先将头偏向一侧,手指或吸引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常见有痰阻、溺水、呛咳、误服固体等)。然后,摆正头部,徒手开放气道,使呼吸得到改善,确保人工呼吸、人工循环有效,因为昏迷病人常有舌后坠(图2),常采用压头抬颏法。
压头抬颏法
1.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示食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牙齿对合。
2.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3.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
第二部 口对口人工呼吸:
自主呼吸停止后的首选方法。正常人潮气量500ml,而我们深吸一口气达1000ml —1500ml,足够达到患者所需的通气量。呼出的气体氧含量17%,含氧量是足够的。
1.在压头抬颏的前提下,把患者口张开、捏鼻翼。
2.操作者深吸气,然后口包口密闭缓慢吹气,吹气持续2秒;此时,吹出气量约达700~1000ml。
3.眼余光扫描患者胸部 见胸廓抬起为有效。
4吹气后松鼻、离唇、眼视胸部。
第三部 胸外心脏按压 形成人工循环,是心搏骤停后唯一有效方法。
心跳骤停判断(非专业)
经两次人工呼吸后病人仍无反应(无意识、运动),立即做胸外按压。于10秒内完成判断。原则上要有力、连续、快速。
按压部位定位(图5)
1. 右手食、中指放在肋缘下,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剑突处),把左手掌根靠在手指上(即胸骨下半部)。
2. 右手重叠在左手上,手指交*,掌根紧贴胸骨,手掌根与胸骨长轴一致。
按压深度
使胸骨下陷达 4~5 cm,因人而异,以能触摸到颈、股动脉搏动为有效。
按压频率
约100次/min (18秒完成30次按压);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50% 。节奏要规律,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控制。按压与呼吸比例无论双人或单人法均采用30:2,连续行五个轮回。
操作者于病人右侧,如在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如在床旁则应站立于踏脚板,使双膝平病人躯干。
用力方式
1.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双肩在双手正上方。
2.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借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3.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使胸部弹回原位,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保持姿势。
第四部 除颤
在没有除颤仪时,胸前叩击45%可恢复窦性心律。操作者握拳,从距离胸骨20cm处向胸骨中下部用力锤击,务求一击即中,对室颤有效。
四、心肺复苏后动态评估
1.首次评估:给予两次有效呼吸后观察反应。
2.初始做完5个按压/通气(30:2)轮回,如无反应需除颤一次。
3.如未恢复,继续五个轮回的心肺复苏。
4.以后每3~5分钟评估一次
五、何时停止CPR(院前)
1. 原则上院前不停止CPR
2. 恢复有效自主循环及通气
3. 病人转移到其他医护人员或医院
4. 环境安全危及到施救者
5. 判定死亡(心电图、致死性伤害、疾病终末期、死亡已久)
六、课后问与答
1. 为什么要提倡院前急救?
时间就是生命,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停止10秒即意识丧失、突然倒地;60秒则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停止8分钟出现脑死亡。故我们称之为心肺复苏的“黄金8分钟”,其成功率与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密切相关,每延误一分钟抢救成功率降低10%,而医务人员到达现场需要5~10分钟。没有初始的心肺复苏,心跳骤停成功复苏不可能,所以必需早启动。
2. 拨打“120”需注意什么?
提供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详细地址,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主要病症,如胸痛、头晕、头痛、出血,有否外伤等。如果你是路人,至少要提供性别、估计年龄范围。
3.我是非医疗专业人员,不熟悉急救步骤时是置之不理还是死马当活马医?
碰到这种情况,首先要保持冷静,按照以上所说的思维:判断意识丧失与否,有无呼吸、心跳、肢体活动等,若认为需要行心肺复苏则按照四步曲,一步步来,无论。注意切忌眼高手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需勤加练习。
5. 女性与男性的胸外按压定位有否不同?
男性有一个快速定位方法:两侧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而女性的乳房因人而易,不易定位,不能采用这种定位方法,仍按照正规定位方法。
6. 抽搐病人如何取异物?
抽搐病人常见的表现有肢体抽搐、牙关紧闭等,故此时切忌用手直接伸进患者口腔内清除异物,因患者咬肌痉挛,容易咬伤施救者。建议就地取材,用钢笔、汤匙等长条形坚硬物体锹开牙关,忌用小而滑的物体,以免滑入患者口内再次造成新异物阻塞。锹开牙关还可避免患者咬伤舌头,加重抽搐。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三个基本步骤
启动紧急医疗服务——脉搏检查——胸外按压。
如发现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急救者应启动EMS体系(拨打120),取来AED(如果有条件),对患者实施CPR,如需要时立即进行除颤。如有多名急救者在现场,其中一名急救者按步骤进行CPR,另一名启动 EMS体系(拨打120),取来AED(如果有条件)。在救助淹溺或窒息性心脏骤停患者时,急救者应先进行5个周期(2min)的CPR,然后拨打120启动 EMS系统。
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再强调训练其检查脉搏,只要发现无反应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按心搏骤停处理。对于医务人员,以一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检查脉搏的时间不能超过10秒,如10秒内仍不能确定有无脉搏,应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为了尽量减少因通气而中断胸外按压,对于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30:2。对于婴儿和儿童,双人CPR时可采用15:2的比率。
扩展资料:
心肺复苏相关规定:
1、按压有效时,每按压一次可触摸到颈动脉一次搏动,若中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则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果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存在,说明病人心搏已恢复。
2、复苏有效时,可出现自主呼吸,或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甚至有眼球活动及四肢抽动。复苏有效时,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若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
3、无心搏和自主呼吸,CPR在常温下持续30min以上,EMS人员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有EMS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三个步骤是?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实际上有六个大步骤:
1、评估和现场安全:急救者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还好吗?”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
2、如发现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急救者应启动EMS体系(拨打120),取来AED(如果有条件),对患者实施CPR,如需要时立即进行除颤。
3、脉搏检查: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再强调训练其检查脉搏,只要发现无反应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按心搏骤停处理。对于医务人员,一般以一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
4、胸外按压: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
5、开放气道:在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CPR及ECC指南中有一个重要改变是在通气前就要开始胸外按压。
6、人工呼吸: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
扩展资料
基本生命支持,也称为初步或现场急救,旨在通过徒手方法使心脏骤停后的患者立即苏醒,从而使心脏获得最小的紧急供氧,心脏骤停患者的大脑和重要器官(通常25%-30%的正常血供可通过定期训练提供)。
bls的基础包括心脏骤停的识别、紧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早期心肺复苏(cpr)和快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除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肺复苏术
简述cpr救护的关键步骤及操作要点
CPR,即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有三步,也就是“CAB”。
分别是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具体操作如下:当发现有人倒地后首先检查意识,在确认患者无意识后呼救或请人呼救并检查生命体征(非专业人员检查呼吸,专业人员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十秒内检查完毕,未感知呼吸脉搏或无法确认则认为已经发生心跳呼吸停止)。之后开始心肺复苏。
首先为三十次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胸骨下段,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时手臂保持伸直,指尖翘起。后打开气道人工呼吸两次,每次吹气超过一秒,保证可见胸廓抬起。如此以30:2的按压通气比进行,五个循环后可以考虑重新评估循环体征,如此反复直至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或施救者无力继续。
另外强调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则是保证胸外按压的有效性,胸外按压被认为是心肺复苏中最重要的步骤,按压必须快速而有力,在正确的位置并以正确的频率和深度进行按压,以当前指南要求,胸外按压时应在胸骨下段以100~120次/分的频率按压,深度需大于5厘米而不大于6厘米。按压时手臂保持垂直胸壁,指尖翘起不接触胸壁。另外在人工呼吸时需注意吹气可及胸腹部起伏,但不应通气过度。
壁,指尖翘起不接触胸壁。另外在人工呼吸时需注意吹气可及胸腹部起伏,但不应通气过度。
因通气而中断胸外按压,对于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30:2。对于婴儿和儿童,双人CPR时可采用15:2的比率。扩展资料:心肺复苏相关规定:1、按压有效时,每按压一次可触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