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大肠经的准确位置图在哪?
分布在食指桡侧,上肢背面的桡侧及颈、面部。起于商阳,止于迎香。左右各20穴,分别为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扩展资料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头面、五官、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治疗热病常用商阳、合谷、曲池;治疗头面五官疾病常用合谷
治疗胃肠病常用合谷、曲池;治疗咽喉病可用商阳、合谷;治疗肩臂痛常用合谷、曲池、手三里、臂臑和肩髃;治疗鼻疾常以合谷、迎香为主。
主治病症:目黄,鼻衄,口干,齿痛,鼻流清涕,咽喉肿痛,颈肿,肠鸣腹痛,泄泻,下利赤白,颈、肩部及上肢伸侧前缘疼痛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肠经
大肠经都有哪些穴位?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为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健康术语-手阳明大肠经穴
手阳明大肠经穴指手阳明大肠经所有的腧穴,即所有经穴。分布在食指桡侧,上肢背面的桡侧及颈、面部。起于商阳,止于迎香。左右各20穴,分别为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亦即归属于十四经的穴位,总称“经穴”。经穴均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经络学说就是以这些腧穴为主要依据,就其主治规律、疾病症候等进行总结,使分散的腧穴系统化,并由早期的基本穴逐步发展到全部经穴。
诊断方面,腧穴有反映病症、协助诊断的作用。治疗方面,腧穴有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其中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三个特点:临近作用,远道作用和整体作用。
(一)手阳明大肠经穴应用概要。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头面、五官、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治疗热病常用商阳、合谷、曲池;治疗头面五官疾病常用合谷;治疗胃肠病常用合谷、曲池;治疗咽喉病可用商阳、合谷;治疗肩臂痛常用合谷、曲池、手三里、臂臑和肩髃;治疗鼻疾常以合谷、迎香为主。针刺天鼎、扶突应注意角度与深度。
(二)各穴简释
1、商阳 Shāng yáng(LI 1)井穴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指甲根。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之指背支和食指桡侧动、静脉与第一掌背动、静脉分支所形成的动、静脉网。
主治:①咽喉肿痛,齿痛,耳聋。②热病,昏迷。③手指麻木。
操作:浅刺0.1 0.2寸,或点刺出血。
2、二间 èr jiān(LI 2)荥穴
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第一蚓状肌腱 食指近节指骨基底部。浅层神经由桡神经的指背神经与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双重分布。血管有第一掌背动、静脉的分支和食指桡侧动、静脉的分支。深层有正中神经的肌支。
主治:①咽喉肿痛,齿痛,目痛,鼻衄。②热病。
操作:直刺0.2 0.3寸。
3、三间 Sān jiān(LI 3)输穴
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处)后桡侧凹陷处。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第一骨间背侧肌 第一蚓状肌与第二掌骨之间 食指的指浅、深屈肌腱与第一骨间掌侧肌之间。浅层神经由桡神经的指背神经与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双重分布。血管有手背静脉网,第一掌背动、静脉和食指桡侧动、静脉的分支。深层有尺神经深支和正中神经的肌支。
主治:①目痛,齿痛,咽喉肿痛。②身热。③手背肿痛。
操作:直刺0.5 0.8寸。
4、合谷 Hé gǔ(LI 4)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第一骨间背侧肌 拇收肌。浅层布有桡神经浅支、有手背静脉网桡侧部和第一掌背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分布有尺神经深支的分支等。
主治:①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鼻衄,耳聋,痄腮,牙关紧闭,口㖞。②热病,无汗,多汗。③滞产,经闭,腹痛,便秘。④上肢疼痛、不遂。
操作:直刺0.5 1.0寸。
5、阳溪 Yáng xī(LI 5)经穴
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 桡侧腕长伸肌腱的前方。浅层布有头静脉和桡神经浅支。深层分布桡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②手腕痛。
操作:直刺0.5 0.8寸。
6、偏历 Piān lì(LI 6)络穴
定位:曲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拇短伸肌 桡侧腕长伸肌腱 拇长展肌腱。浅层布有头静脉的属支,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深层有桡神经的骨间后神经分支。
主治:①目赤,耳聋,鼻衄,喉痛。②水肿。③手臂酸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 0.8寸。
7、温溜 Wēn liū(LI 7)郄穴
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桡侧腕长伸肌腱 桡侧腕短伸肌腱。浅层布有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前臂后皮神经。深层在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腱之前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①头痛,面肿,咽喉肿痛。②肠鸣腹痛。③肩背酸痛。
操作:直刺0.5 1.0寸。
8、下廉 Xià lián(LI 8)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肱桡肌 桡侧腕短伸肌 旋后肌。浅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前臂后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深支的分支。
主治:①头痛,眩晕、目痛。②腹胀,腹痛。③肘臂痛。
操作:直刺0.5 1.0寸。
9、上廉 Shàng lián(LI 9)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桡侧腕长伸肌腱后方 桡侧腕短伸肌 旋后肌 拇长展肌。浅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和浅静脉。深层有桡神经深支穿旋后肌。
主治:①手臂麻木,肩膊酸痛,半身不遂。②腹痛,肠鸣。
操作:直刺0.5 1.0寸。
10、手三里 Shǒu sān lǐ(LI 10)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指伸肌的前方 旋后肌。浅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深层有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及桡神经深支。
主治:①肩臂麻痛,上肢不遂。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
操作:直刺0.8 1.2寸。
11、曲池 Qū chí(LI 11)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 肱桡肌。浅层布有头静脉的属支和前臂后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桡侧返动、静脉和桡侧副动、静脉间的吻合支。
主治:①热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头痛,眩晕,癫狂。②上肢不遂,手臂肿痛,瘰疬。③瘾疹。④腹痛,吐泻,月经不调。
操作:直刺1.0 1.5寸。
12、肘髎 Zhǒu liáo(LI 12)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曲池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肱桡肌 肱肌。浅层布有前臂后皮神经等结构。深层有桡侧副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肘臂酸痛、麻木、挛急。
操作:直刺0.5 1.0寸。
13、手五里 Shǒu wǔ lǐ(LI 13)
定位: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肱肌。浅层布有臂外侧下皮神经和前臂后皮神经。深层有桡侧副动、静脉和桡神经。
主治:肘臂挛痛,瘰疬。
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5 1.0寸。
14、臂臑 Bì nào(LI 14)
定位:当曲池与肩骨禺连线上,曲池上7寸。自然垂臂时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三角肌。浅层布有臂外侧上、下皮神经。深层有肱动脉的肌支。
主治:①肩臂痛,瘰疬。②目疾。
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8 1.5寸。
15、肩髃 Jiān yú(LI 15)手阳明、阳( 乔)交会穴
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三角肌 三角肌下囊 冈上肌腱。浅层布有锁骨上外侧神经、臂外侧上皮神经。深层有旋肱后动、静脉和腋神经的分支。
主治:①上肢不遂,肩痛不举,瘰疬。②瘾疹。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 1.5寸。
16、巨骨 Jù gǔ(LI 16)手阳明、阳( 乔)交会穴
定位: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肩锁韧带 冈上肌。浅层布有锁骨上外侧神经。深层布有肩胛上神经的分支和肩胛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肩臂挛痛不遂。②瘰疬,瘿气。
操作:直刺,微斜向外下方,进针0.5 1.0寸。
17、天鼎 Tiān dǐng(LI 17)
定位: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连线中点。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胸锁乳突肌后缘 斜角肌间隙。浅层内有颈横神经、颈外静脉和颈阔肌。深层布有颈升动、静脉分支或属支,在斜角肌间隙内分布着臂丛神经等结构。
主治:①咽喉肿痛,暴瘖。②瘰疬,瘿气。
操作:直刺0.5 0.8寸。
18、扶突 Fú tū(LI 18)
定位: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颈血管鞘的后缘。浅层内有颈横神经、颈阔肌。深层有颈血管鞘。
主治:①瘿气,暴瘖,咽喉肿痛。②咳嗽,气喘。
操作:直刺0.5 0.8寸。
19、口禾髎 Kǒu hé liáo(LI 19)
定位: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口轮匝肌。浅层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支等结构。深层有上唇动、静脉和面神经颊支等分布。
主治:①鼻塞,鼽衄。②口㖞,口噤。
操作:平刺或斜刺0.3 1.0寸。
20、迎香 Yíng xiāng(LI 20)手、足阳明交会穴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提上唇肌。浅层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支。深层有面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面神经颊支。
主治:①鼻塞,鼽衄,口㖞,面痒。②胆道蛔虫症。
操作:斜刺或平刺,0.3 0.5寸。
1、高希言.《中国针灸辞典》: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2、沈雪勇.《经络腧穴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疏通大肠经,找准3个穴位是关键:几个敲打方法,你学会了吗?
中医角度的穴位以及经络均有非常神奇的保健功效,通过对这些经络穴位进行按摩可以舒筋通络或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其中的大肠经作为人体阳明之脉,而大肠经作为十二经络中的一员究竟有什么功效呢?今天就来为大家揭秘大肠经的作用与疏通办法。
大肠经在哪?教你轻松找出大肠经
大肠经一般起于人体食指的末端,接下来会通过第一以及第二站掌骨间合谷穴,并顺势进入人体前臂的两筋之间,而后会沿着手臂前臂桡侧至手肘外侧前缘,抵达肩部并向后与督脉以及大椎穴汇合,大肠经亦会向下则进入人体锁骨的上窝并与肺脏相连并通过横膈归属于大肠。另外大肠经的支脉则由锁骨上窝往上并至人体颈部,贯穿面颊后进入下齿,回绕至上唇后在人中部位交叉,上行与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且与胃经连续。
那么在中医的眼中大肠经究竟有何妙用?
传统中医认为大肠是人体的“传导之官”,来自广东佛山中医院的钟伟泉副主任亦指出大肠的位置偏低且具备传导糟粕以及吸收津液的功效,而大肠经通常与人体的大肠、肺部以及口腔、面颊等联系在一起, 所以大肠经的具体作用也体现在三个方面 :
1.大肠经 与肺部互为表里而肺部主皮毛 ,因此皮肤好坏与大肠还是有密切关系的,通常肺部浊气积蓄就会导致毒素排不出并继续在大肠部位,此时长痘、黄褐斑等肌肤问题接踵而至,因此及时疏通大肠经则可以有效排毒并改善肌肤状况。
2.大肠经作为阳明经具有 气血充足 的特点,有效刺激大肠经可以帮助人体增强体内的阳气,而对于体内阳气过于旺盛的人来说,适度的刺激大肠经上的穴位亦可以祛除多余的火气,所以大肠经也被誉为是调节阳气的重要经络。
3.生活中如果出现了便秘怎么办?此时不妨 敲打大肠经上的穴位,尤其是从二、三指间一直推动到商阳穴 ,可以有效的刺激肠道的蠕动并起到很好的通便的功效。
大肠经一旦堵塞,不适症状相继而来
我们知道大肠经上与颈肩脸颊等相联系,同时又与人体的肺部胃部等有关联,因此如果大肠经一旦出现了堵塞的情况,通常就会导致头痛牙痛并经常性的发作,同时有口干以及咽喉炎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肩周疼痛症状。除此之外大肠经堵塞也会影响其他的脏器,比如影响肺部宣泄而有皮肤过敏、脸部长斑的问题,又或者会影响食物排泄而影响肠胃的功能。
大肠经中左右两侧共有四十个穴位,其中有三个穴位十分容易堵塞,及时疏通很关键。
1.大肠经之合谷穴: 取穴位置在手背的虎口位置,一般建议可以垂直用力按压此穴位,局部有胀痛感为宜,如果肠道功能不好但按压此穴位不痛,一般建议要先疏通手三里这个穴位,中医认为按压合谷穴具有止痛以及预防或治疗感冒的作用,对于高血压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大肠经之手三里穴: 此穴位在肘关节下三指位置,一般肠道不好的人按压此穴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建议可以通过敲揉的方式疏通此穴位。
3.大肠经之手五里穴: 在肘关节的横纹肌曲池穴上上四根横指处,可以用中指的关节敲打此部位,一般轻轻的敲打且力度适中即可,亦可以用掌根按揉疏理疏通经络。
大肠经作为人体十二条经络当中的一员,实际上对人体运行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大肠经一旦堵塞也会影响大肠的功能或导致排泄异常,因此大家一定要让大肠经保持畅通哦,闲时适度的按摩或者拍打大肠经上的穴位都是可以帮助疏通大肠经的。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大肠经的经络走向及各穴位的作用
大肠经:就是:手阳明大肠经;经络走向:从手食指甲桡侧:商阳穴---合谷穴---曲池穴---巨骨穴(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肩峰之间凹陷处)---迎香穴(在面部鼻唇沟的上端,横平鼻翼中部禾髎穴外上方1寸,鼻孔旁5分。)穴位计20个。手阳明大肠经主要作用:司大肠升降之调节;面部穴位主鼻腔、肩胛部位穴位主肩周病、手掌虎口穴位主脸面、口腔疾病、食指甲穴位点刺放血治中风。穴位组合好,疾病自去了。
文章导读:1、大肠经的准确位置图在哪?2、大肠经都有哪些穴位?3、健康术语-手阳明大肠经穴4、疏通大肠经,找准3个穴位是关键:几个敲打方法,你学会了吗?5、大肠经的经络走向及各穴位的作用大肠经的准确位置图在哪?分布在食指桡侧,上肢背面的桡侧及颈
可以通过敲揉的方式疏通此穴位。 3.大肠经之手五里穴: 在肘关节的横纹肌曲池穴上上四根横指处,可以用中指的关节敲打此部位,一般轻轻的敲打且力度适中即可,亦可以用掌根按揉疏理疏通经络。 大肠经作为人体十二条经络当中的一员,实际上对人体运行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大肠经一旦堵塞也
上肢伸侧前缘疼痛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肠经大肠经都有哪些穴位?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为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