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 1、在机械制图中一块铁板上有四个孔,怎么定位孔的位置
- 2、定位销的位置如何确定
- 3、钻头打孔如何定位
- 4、磨主轴锥孔选择标准怎么判断?
- 5、怎么区分RPS报告里的主副定位孔?
- 6、机械设计中,孔定位是怎么定位的?
在机械制图中一块铁板上有四个孔,怎么定位孔的位置
要选择二个基准面,以基准面为原点找出四个空的相对位置,哪一个面为X轴基准,哪个面为Y轴基准!
定位销的位置如何确定
定位孔的位置度定义,是基于有些公司对定位孔的位置度定义的需求进行约束要求的,有些公司会对RPS点直接引出定位方向或是基准点,对RPS点的要求不体现,这种情况是对RPS点默认为零位状态,不具体体现约束要求。
基准孔的定位方式
基准孔的定位方式存在以下几种:
1、一个圆孔和一个长圆孔定位,采用两个圆销来定位。
2、两个圆孔定位,采用两个圆销来定位。
3、两个圆孔定位,采用一个圆销和一个菱形销来定位。
定位孔为圆孔和长圆孔,定位销为圆销
若是零件的定位孔是圆孔和长圆孔,采用的定位销则为两个圆销,此种方式是运用较为普遍的定位方式,采用圆销定位,保证了定位精度,又可以避免过定位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若是零件是薄件(料厚小于5mm),B基准的定位孔位置度建议给0,C基准的控制方向位置度为0,孔径公差建议给0~0.1mm ,位置度采用最大实体原则。
长圆孔的非控制方向,可以单独定义或者通过未注公差表的形式定义,一般根据产品功能需求来定义位置度的大小。
若零件板材较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位置度建议定义0.05~0.2mm(满足对A基准的垂直度)的要求,同时孔径公差建议值为0~0.1mm,位置度采用最大实体原则,通过孔径公差对位置度进行补偿。
定位孔为两个圆孔,定位销为圆销
若是零件的定位孔是两个圆孔,采用的定位销则为两个圆销,此种方式存在过定位的约束。如下图所示,shotgun的定位方式采用了两个圆孔,两个圆销的定位方式,零件中存在了过定位的约束。
此种情况下,若是零件为薄件(小于5mm),零件位置度定义为0mm,孔径公差建议值为0~0.1mm,此种情况根据各个公司的具体的孔径要求标准来定义,位置度采用最大实体原则,通过孔径公差对位置度进行补偿。
若零件板材较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位置度建议定义0.05~0.2mm(满足对A基准的垂直度)的要求,同时孔径公差建议值为0~0.1mm,位置度采用最大实体原则,通过孔径公差对位置度进行补偿。
定位孔为两个圆孔,定位销为一个圆销一个菱形销
若是零件的定位孔是两个圆孔,采用的定位销为一个圆销,一个菱形销的形式。如下图所示,后盖的两个定位孔为圆孔,B基准位置度为0,C基准定义了控制方向的位置度为0,非控制方向未定义,参照未注公差表进行约束,此种情况定位销的形式为B基准为圆销,C基准为菱形销,避免过约束定位。
孔径公差建议还是0~0.1mm,这个建议是针对个别公司无标准要求的情况,若是公司内部有对孔径的标注要求,还是以公司标准为主。
同样,若是板材较厚的情况下,B/C基准建议定义一定的位置度量,来实现对A基准的垂直度要求,方便检具放件是避免放件困难的问题。
钻头打孔如何定位
1、可以先打洋冲。
2、可以做定位。
3、可以先打样冲,再钻预钻孔,后扩孔至要求。
4、做工装。
5、做专用工具。
6、使用专用机床。
磨主轴锥孔选择标准怎么判断?
锥孔磨削是主轴加工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现已普遍采用专用锥孔磨床和专用磨夹具,故能稳定地达到精度主轴的质量要求。如前所述,锥孔磨削的定位基准应选择两个主轴颈。锥孔加工的主要技术问题是:
(1)工件支承装夹方式
采用磨床的通用夹具——中心架,工件轴颈支承在两个中心架上或支承子在一个中心架和头架卡盘上。中心架的通用性好,但支承销的接触面较小,容易磨损,需经常调整工件与砂轮的中心等高,而且整个夹具的刚性和支承方式刚性都较差,故只适于单间小批生产和加工一般精度的主轴。
(2)工作传动方式
为了尽量减少磨床头架主轴轴向窜动和径向圆跳动对工件的影响,头架主轴必须通过饶性联接来传动工件。在精密主轴锥孔磨削中,还可采用线绳、尼龙绳或橡皮筋以一定方式缠绕在主轴拨销与工件卡箍智者见,实现饶性传动,使工件平稳。
(3)磨削操作调整方式
精磨主轴锥孔时容易出现“喇叭口”、锥孔素线不直等形状误差,从而影响锥孔的接触精度。“喇叭口”的出现是由于砂轮轴的刚性差或者砂轮相对锥孔两端的伸出量调整不当造成的。这样,当砂轮磨削锥孔两端孔口时,由于径向减小,砂轮轴的弹性变形也随之减小,使两端孔口多磨去一些,从而造成“喇叭口”。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操作调整来说,主要应考虑调整好砂轮相对锥孔两端的伸出量,以改善“喇叭口”现象。锥孔素线不直的出现是由于工件和砂轮旋转轴线不等高所致。在磨削锥孔时,砂轮轴线应保持与工件轴线等高,使砂轮运动轨迹与锥孔素线重合,这样加工出来的锥孔素线为直线;当砂轮轴线与工件轴线不等高,砂轮玉锥面接触处位置会发生变化,这样加工出来的锥孔将成为旋转双曲线。所以操作时应调整夹具,使工件与砂轮轴等高,其偏差控制在0.005~0.001mm。
轴类零件一般能以本身中心孔作为统一基准,但带中心通孔的主轴则不能做到这一点,因而必须交替使用中心孔和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例如外圆粗加工时可以中心孔为定位基准,但中心孔随着深孔加工而消失,因此必须重新建立外圆加工的基面。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1)当中心通孔直径较小时,可直接在孔口倒出宽度不大于2mm的60度锥面来代替中心孔。若中心通孔直径较大,则可视具体情况采用其他方法。C6140型机床主轴属于一般要求的主轴,为了简化工艺装备,半精加工外圆和车螺纹工序就可采用小端孔口锥面和大端外圆作为定位基准,同事采取一定的工序措施来保证定位精度。例如热处理后的工序半精车小端面、内孔及倒角,就是为了纠正主轴调质后发生的变形,使工序的小端孔口锥面与尾座顶尖接触良好。又如热处理后的工序精车小端莫氏锥孔、端面及倒角,是为了保证工序车螺纹时的定位精度。同时,工艺上还规定工件装夹后应找正100mm、80mm外圆的径向圆跳动小于0.03mm,如果超差,则需重新修整小端孔口锥面。
(2)采用锥形堵塞或锥套心轴。是一种锥堵的形式,其锥度与工件端部定位孔的锥度相同。当工件孔为圆柱通孔时,锥堵锥度为1:500。当工件孔的锥度较大时,可采用锥套心轴。
使用锥堵火锥套心轴时,在加工中途一般不能更换或拆卸,要到精磨完各档外圆,不需使用中心孔时才能拆卸,否则,会造成工件各加工表面对锥堵中心孔的同轴度误差而影响各工序已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采用锥堵或锥套心轴可使主轴各外圆和轴肩的加工具有统一基准,减少了定位误差。但它的缺点是要配备许多锥堵或锥套心轴,而且会引起主轴变形。
(3)精加工主轴外圆时也可用外圆本身来定位,即装夹工件时以支承轴颈表面本身找正。
此时可采用可拆卸式锥套心轴,心轴与工件锥孔间有很小的间隙,用螺母和垫圈将心轴压紧在主轴两端面上以后,将心轴连同主轴一起装夹到机床前后顶尖上,然后找正工件支承轴颈以实现外圆本身定位。此时只需备几套心轴,从而简化了工艺装备及其管理工作。
主轴大端锥孔精磨时也可以主轴颈外圆为定位基准。主轴颈是主轴的装配基准,也是测量基准,这样,三种基准重和,就不会产生基准不符误差,从而可靠地保证了大端锥孔相对主轴颈的同轴度要求。
怎么区分RPS报告里的主副定位孔?
1.从标注符号看,主副定位孔的中心符号不同2.从限制的自由度看,通常限制两个方向的定位孔为主定位孔,限制一个方向的定位孔为副定位孔3.在GDT途中,标注B基准的一般为主定位孔,标注C基准的一般为辅助定位孔
机械设计中,孔定位是怎么定位的?
这孔是要钻加工还是镗加工?
如果是要求不高的孔,划线钻孔就行
如果是要求高的孔就上镗床加工
如果是轴类零件端面中心有孔,具备条件的话就用车床,尾架上装钻头
外圆为定位基准。主轴颈是主轴的装配基准,也是测量基准,这样,三种基准重和,就不会产生基准不符误差,从而可靠地保证了大端锥孔相对主轴颈的同轴度要求。怎么区分RPS报告里的主副定位孔?1.从标注符号看,主副定位孔
。使用锥堵火锥套心轴时,在加工中途一般不能更换或拆卸,要到精磨完各档外圆,不需使用中心孔时才能拆卸,否则,会造成工件各加工表面对锥堵中心孔的同轴度误差而影响各工序已加工表面的相互
般不能更换或拆卸,要到精磨完各档外圆,不需使用中心孔时才能拆卸,否则,会造成工件各加工表面对锥堵中心孔的同轴度误差而影响各工序已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采用锥堵或锥套心轴可使主轴各外圆和轴肩的加工具有统一基准,减少了定位误差。
定位的情况。如下图所示,若是零件是薄件(料厚小于5mm),B基准的定位孔位置度建议给0,C基准的控制方向位置度为0,孔径公差建议给0~0.1mm ,位置度采用最大实体原则。长圆孔的非控制方向,可以单独定义或者通过未注公差表的形式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