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你怎么评价董卿的节目《朗读者》?
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结合
《朗读者》的节目定位是文化情感类,不止步于单纯的读书节目,导演的用心更在文字背后“人“的故事:“朗读者”将情感与作者当年的境遇连通,让那些作者不能够充分展现于世人面前的情感,通过朗读,穿越生命和时间,重新拥有灵魂。
当清新风成为趋势,我们离一个有格调的综艺界还有多远?
在娱乐类节目走向拼明星、拼资源、拼话题的死胡同时,文化类综艺正在悄悄发力,逐渐崭露头角。从2016年末到17年开年,《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引发的话题度和高口碑不由得让业内人士乐观的预估,文化类节目的春天来了。荧屏吹起的这阵“清新风”,似乎很合看腻了满屏都是明星玩游戏的观众口味。为期一年的策划,《朗读者》是董卿担任制作人的首秀,节目首播后,豆瓣评分当晚高达9.5,截至发稿时评分降到9.3,但这也算综艺里顶好的成绩了。微博话题讨论达41万次,播出后连续两个小时霸占热搜总榜,附带着嘉宾张梓琳、许渊冲的名字也冲上热搜。节目的格调雅。先说舞美。节目一开场,布置成图书馆的舞台中央,一扇门缓缓开启,主持人董卿,从云烟里走出,简直美如画。简直契合博尔赫斯那句:如果有天堂,那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模样。一盏灯,一本书,一位朗读者。音乐可以说是节目最大的彩蛋。先不提乐声萦绕耳畔,和娓娓道来的朗读配合默契,节目邀请了李云迪担任开场主旋律的弹奏,并以胡德夫的一首《匆匆》作为节目的结束。对音乐尚能如此,制作方对节目的高要求可见一斑。节目有个闪光的细节:董卿欢迎嘉宾的时候都是直呼其名,不带头衔。无论星素,无论地位。除了文字以外,这个节目真正做到了只关注“人”,关注他们最朴实的情感,和最平凡的遇见。这里没有联想总裁柳传志,只有一位为儿子的婚事而喜悦的父亲;没有世界小姐张梓琳,只有一位新晋母亲对女儿的柔情。
《朗读者》带来的另一惊喜是,央视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央视在文化类节目的布局,可谓是深深浅浅,艰难走到今天。回望文化类节目的好时光,不得不提曾走出过易中天、纪连海、马未都的《百家讲坛》。最火爆时堪称学术界的“造星机器”,但定位精英化、选题越走越窄、观众的审美疲劳、致使它最终抗不住竞争,走下神坛。易中天在百家讲坛
近几年接连推出的《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大会系列”的益智对抗节目,是对文化类节目的有益探索。但益智类节目模式自带的弊端,也让许多人有了担忧:再难写的字,生僻的成语也极易被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模式破解,长此以往,竞技类节目会走进误区。成功收官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相比第一季,竞技之上,更生动展现了诗词之于民族心灵的荡涤,告诉我们“现象级”的延续,需要创新的同时也要持续保持戒备。
而《朗读者》不失为是央视最出彩的一次出击。几年的坚守,艰难的探索,不忘的初心,希望文化类节目这股清流能泉水不断,越走越远。
从某天起,身边朋友们用于表达情绪的词说来说去就那几个,突然发现,我们的情感正愈发走向单一苍白。
当泛滥的网络语言入侵生活,我们被粗暴的、千篇一律的表达捆绑,逐渐开始随着潮流用“high”,“爽”,“猴开心”表示快乐;用“蓝瘦香菇”,“宝宝不开心了”表达低落;用“毁三观”,“人设崩塌”,表达不认同。情绪失去了丰富表达,情感自然也淡漠起来。
别忘了,文字之美,可以言志,亦可传情。我想《朗读者》最大的意义便是,对我们已经麻木的情感,给予最温柔的唤醒。
《朗读者》为代表的综艺节目有哪些特点
传播美学;文化与情感。
一、朗读之美
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始终伴随着传播活动的发展。从早期的口语传播时代到如今的电子传播时代,每个发展阶段的传播活动叠加组成了今天多样的传播形式。但是在众多的传播活动中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灵活和最常用的传播手段。
朗读是指把一段文字有感情的读出来。因此,在朗读之前必须对这段文字有所感悟,才可以对它进行再一步的加工。通过朗读,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所朗读的文字的魅力,也可以感受到朗读者本身在朗读过程中传递出的情感。
语言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沟通与相互了解的渠道,被作为种种文化价值和意义的载体。我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够理解事物,生产和交流意义,通过语言才能够共享意义[1]。这也是朗读在当今社会中任然颇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仪式之美
美的事物总是形象的、具体的。美是凭着欣赏者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2]。观众只有先感受到了美,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才会继续观看下去。
《朗读者》从头至尾,充满的仪式之美。节目的录制场所,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大一点的主舞台,屏幕上呈现出书柜的样式,让整个演播厅像书房一样,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这是主持人开场和嘉宾朗读的场所,这样的舞台没有绚烂的效果,但是确带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平静,让观众专注到朗读这件事情上。
舞台的另一部分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访谈室,这个房间有两个沙发,与一般的访谈节目侧身而坐不同,访谈时主持人和嘉宾面对面而坐,就像两个久未谋面的老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畅谈自己对于同一篇文章的理解。这两部分有一扇门相隔,关起门来讲故事,打开门来读文章。
三、语言符号之美
一档节目吸引观众以后,内容才是真正留住观众并让其认同节目传播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唯一因素。《朗读者》作为一档以语言为主要元素的节目,除了朗读之外,节目至始至终都体现着语言符号之美。
在一般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只是起到介绍和引领作用。节目主要主持人介绍嘉宾,介绍节目环节,保证节目顺利、流畅的进行下去。但是在《朗读者》这个节目中,主持人董卿不仅起到了介绍和引领作用,而且成为了节目的一部分,是节目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位朗读者。
通过主持人自己的理解为每一期的主题词配以最恰当的诗词歌赋,或简单温馨的语句。让观众在嘉宾朗读之前先在内心奠定一个基调,有了平静的心态才能让嘉宾的朗读更能深入观众的内心,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个人审美情感活动。情感活动是审美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人们总是乐于接受那些引发个人审美情感活动的信息。节目所表达的情感,只有打动观众的内心,观众才能发自肺腑的接受这个节目传播的观念,感受节目在传播过程中美的享受。
四、情感之美
朗读者,一个人,一段文。人与文字的遇见往往是偶然的,在阅读之前,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哪段文字会吸引你,并在你脑海中占有一席之地。
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每个人的阅读量都是有限的,嘉宾如果只是直接朗读文章,由于我们的阅历不同,对一些事情的感悟不同等一些因素,部分观众可能无法与这些文字产生共鸣。《朗读者》通过与嘉宾的温情对话,把嘉宾身上的温情故事伴随着朗读呈现在观众面前。
扩展资料:
《朗读者》它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
这使人看到了文化综艺节目的新希望。一个节目若内核浮泛,即使当下再红火也很快会被厌倦与遗弃。与别的流行综艺形式不同,文化综艺节目天然是有使命感的,它自出生就被寄予传承和改变的希望,也是区分此类节目优劣的重要指标。
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是传播文化的又一股“清流”,以此肯定该节目的创办意义。而节目中朗读嘉宾分享各自的动人故事,带给观众文学、文字以外的享受及思考,则让这股“清流”更加透彻、明亮。正是这一环节的呈现及作用,使得原本能打八十分的《朗读者》,可以打上九十分,甚至更高分。
参考资料:
朗读者·百度百科
朗读者是一档什么样的节目?
做主持21年,董卿说,创作《朗读者》这样一个节目,感觉是“应该到了这样一个时刻”。
我们很难看到董卿私下的生活,她却常常关注大众的生活,在她眼里,“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很大的压力,天天想着赶紧工作,赶紧忙完手里的事,赶紧看看收入,所以应该有这么一个契机,让大家能够安静下来去看一档节目。”
《朗读者》准备了一年,昨晚终于揭开真面目。这档节目,每期以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
世界小姐张梓琳现场朗读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献给自己可爱的女儿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知名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文化领域的嘉宾,还有无国界医生、为妻子许下一个鲜花山谷的丈夫、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等人,他们所处不同行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梦想。节目中,董卿有对嘉宾的采访,有嘉宾带着不同口音的朗读,扎扎实实地呈现出如她给节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
濮存昕现场朗读老舍的《宗月大师》
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由衷感慨:“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
《朗读者》节目的现状如何?
豆瓣评分9.0,这档综艺节目,豆瓣的打分没有虚高,很客观~
确实是一档很不错的综艺节目,让我们在喧闹的城市中能静下心来感受别人生命的意义,这些嘉宾在节目中全部都很优雅美丽,我想这大概就是因为读书的魅力把。
至于停播的原因: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该节目自播出以来,的确有几档节目赢过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例如中国谍战小说之父”麦家在节目中朗读的《致信儿子》,斯琴高娃朗诵的、由贾平凹创作的《写给母亲》等,都以优美的文笔、真挚的感情和抑扬顿挫的朗读而博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但是在最后一期播完之后,《朗读者》却遭到了停播的厄运,是所有的综艺节目中寿命最短的一款。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节目停播呢?
第一是《朗读者》的虚假定位。虽然该节目表面上声称着眼于全民阅读,但骨子里却像明星亲子节目和娱乐节目一样,打造的是“明星阅读”,虽然这种明星不仅仅是影视明星,而是涉及文学、艺术、翻译、航天、体育等各个层面,例如航天英雄杨利伟、作家刘震云、配音演员乔榛、演员斯琴高娃、蒋雯丽、翻译件许渊冲等。《朗读者》刚开播的时候,人们满以为这是一档像《星光大道》一样的百姓舞台,让各个阶层的普通人成为朗诵的主角。但是,节目播出几期后人们发现,这是一档高大上的“明星秀”。董卿在节目中所请的“朗读者”不是来自学校里的莘莘学子,也不是满腹经纶的教师,而是一些名人和明星。这些名人明星,一部分人的朗读水平有待商榷,例如航天英雄杨利伟和翻译家许渊冲等。让一位96岁的老先生进行朗读,天知道他的声音感染力怎么样。另一部分人虽然是演员出身,念台词绝对没问题,但是由于自身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不能读出作品真正的内涵,尤其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
第二,《朗读者》的内容狭窄。朗读的内容多是中国当代的生活散文,例如文艺家的感恩情怀,无国界医生的奉献精神,成功人士的家庭教育,浪漫幸福的爱情承诺,最美女神的亲情呵护,以及事业老人的毕生追求。虽然也有中国古代和外国的经典作品片段,但是选入的很少。古代的名篇和外国的经典也许与中国当下老百姓的生活相距甚远,不能打动当下读者的心扉。但是既然是《朗读者》,就要利用这个读书和倾听读书的平台,引领中国读者去读书,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而不是让读者去喝当代明星们的心灵鸡汤。心灵鸡汤偶尔喝一两次可以,喝多了倒胃口。倒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像陈年老酒,怎么品尝都是意味深长。
第三,《朗读者》主持人董卿本身的艺术修养欠缺。尽管董卿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尽管在央视中因知性而著称,但从她的一言一行来看,她在文学方面的修养与一些学者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制约《朗读者》继续深入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朗读者》还想继续下去,那么主持人董卿也需要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继续修炼。
感,只有打动观众的内心,观众才能发自肺腑的接受这个节目传播的观念,感受节目在传播过程中美的享受。四、情感之美朗读者,一个人,一段文。人与文字的遇见往往是偶然的,在阅读之前,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哪段文字会吸引你,并在你脑海中占